第170章 亲自制作发动机和装甲(2 / 3)

"对啊,我们现在的钢装甲,硬是硬,可抗穿甲弹的能力有限啊!"

"是啊,重量太大,车辆的机动性也受影响。"

"李工,您看这个问题,该怎么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目光集中到李卫东身上。

只见他不慌不忙,轻轻一笑:"诸位,我们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采用新型的复合材料装甲。"

"复合材料?什么来头?"有人好奇地问。

"就是用陶瓷和金属,组合成的一种轻质。高强度防护材料。"李卫东解释道,"它不仅比钢装甲轻得多,而且防弹。抗冲击的效果更好。

最关键的是,它还能大幅改善车辆的性能!" 这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中引爆。

"天哪,这也太先进了吧?和我们传统观念里的装甲,完全不一样啊!"

"太不可思议了!陶瓷那种脆脆的东西,居然能挡子弹?"

大家惊诧不已,简直无法想象。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新型装甲材料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

像陶瓷。玻璃钢这类"土里土气"的材料,根本无人问津。

可李卫东却敢把它们,用在最前沿的武器装备上,这需要何等的魄力和眼界?

面对众人的不解,李卫东却是胸有成竹。

他悄悄对身旁的军工所长使了个眼色,吩咐道:"老张,麻烦你带我们去材料实验室。我正好要用到一些特殊材料。"

继续阅读

所长会意,连忙吩咐手下腾出地方。

众人簇拥着李卫东,浩浩荡荡地朝实验室走去。

......

在材料实验室里,李卫东熟门熟路地找到原料,吩咐工人们准备。

"首先,咱们要配制增韧剂。"他一边说,一边往反应釜里加入各种化学品,"这个东西,能大幅提高陶瓷的韧性和强度。

等会儿,我们要把它和陶瓷粉,在球磨机里充分混合。"

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恨不得将每个步骤都记在心里。

"然后,就是高温烧结了。"李卫东继续道,"烧结温度,要严格控制在 1400 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 能让陶瓷粉充分熔融,却又不至于分解。

烧结出的陶瓷板,硬度和强度都有大幅提升。"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环视一周:"当然,光有陶瓷还不行。我们还需要金属基体,把陶瓷镶嵌其中。

这样,就能发挥金属的韧性,和陶瓷的硬度,形成'双保险'。" 众人听得点头如捣蒜,恨不得马上动手试试。

"金属基体,我们选用高强度铝合金。"李卫东拿起图纸,指点道,"先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出装甲板的雏形;

然后,再在表面开槽,把陶瓷板镶嵌进去。

之后再在装甲板背面,用弹性胶固定。

最后,我们再在正面喷涂隐身涂层,这样,一块'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装甲,就大功告成了!" 李卫东绘声绘色地讲解,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就连那些久经沙场的军工专家,也禁不住两眼放光,连连赞叹:"真是妙啊!这个设计,简直无懈可击!"

"李工,您就是我们的福星啊!有了这种装甲,还愁装甲车。坦克抗不住打?" 在两位军工所长的督战下,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焚膏继晷地干了起来。

球磨机轰鸣,窑炉轰轰烈烈。数控机床马力全开,切削下一块块铝合金毛坯。

经过 12 个小时的鏖战,一块崭新的复合装甲板,终于诞生在众人眼前!

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