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丰收村也有铁匠(2 / 2)

慢慢不就形成效应了吗?纵然竞争不过大地方的,但是在这种小地方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张定吩咐张铁匠继续打造其他农具,张铁匠也没说啥,默默的又干起了活儿。张定则是拿着几把锄头到了家,和白管家又是一顿扯皮,混出了几钱银子。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他又去视察了一下两个木匠干的活计。看这十几件各式各样的农具,张定推测他们应该没有偷懒,但是还是压力了一番,希望他们造出更多的成绩。

钱钱钱还是钱,张定觉得自己快被钱折磨疯了,要是有钱的话,他现在就去买很多铁,然后打造一些违禁物品,就可以饮马秦淮河……

扯远了,张定继续进行烧炭大业。

张定就这样日常烧炭,烧炭就需要日常砍树,正好木匠那边也需要。于是张定一边砍树一边烧炭。他打算憋一波大的,打算在冬天去卖一波好价钱。

那俩木匠最近都加入烧炭的大业,张定针对有钱人推出特定套餐。就是把木炭雕刻成特定的形状,以此增加他们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提高价码。毕竟有些有钱人就喜欢这一口,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烧的炭都应该和普通人不一样。

这种特殊的炭张定就准备了几斤,毕竟不知道行情如何。雕这种炭就需要破除表面的炭,这掉的可都是钱呀。在市场情况不确定的情况下,还是继续准备走量吧,虽说利润可能没那么高,但是基础在。

刻完这几天后,张定又让他们继续去准备制作木质农具和一些小型的家具,反正是一点都没闲着。

这几天烧炭,陆陆续续的人又变多了。不是张定招揽了更多的人手,而是丰收村的那些半大小子的一个个都失业了,没事干,都加入了烧炭大业。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哪里开始流行接受那些流民,反正这个浪潮就是起来了,开始接受外面的人。

岗位总是有限的,有人得到工作自然就有人失业,那些流民便宜又好用,吃的还没这些半大小子吃的多,生产资料所有者自然知道怎么选择。

明末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