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是跑还是投降,这是一个问题(2 / 3)

皇称帝几百年了,早就把这天下看做了他们家的资产,岂可容他人染指,哪怕别人只是觊觎也不行。更别说里面还有很多反动思想,质疑他们家神圣的血脉。随便抽出那一条来都让皇帝破了大防。

里面很多事情众人都是认可的,只是没人敢说出来,哪怕皇帝自己内心也是有这种想法,觉得可能大厦将倾。但是他接受不了有人赤裸裸的指着他鼻子告诉他这件事。毕竟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会。

一怒之下,直接让卢象升来了。那问题来了,卢象升是何许人也?根据什么都会一点的某度:

卢象升(1600年4月16日—1639年1月15日),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明朝末年大臣、名将。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及员外郎、大名知府、大名兵备道等职。崇祯六年(1633年)防备农民军有功,此后历任郧阳抚治、湖广巡抚,在湖广地区镇压农民军,得到崇祯帝赏识。

于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委任他经理南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后加山西、陕西,称“七省总理”,赐尚方宝剑,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分别从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围剿农民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崇祯十年(1636年)冬,调任宣大总督,再次获赐尚方宝剑,防范清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加兵部尚书衔。同年丁父忧,适逢清兵入塞,他奉命入卫京师,并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获赐尚方宝剑。期间力主对清抗战,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及关宁总监高起潜不合,处处受到掣肘,被崇祯帝褫夺兵部尚书衔,以侍郎衔督师。

崇祯十一年1638年,卢象升担任兵部尚书,但在面对清军入侵时,因太监高起潜的陷害而被免去职务。最终,在崇祯十一年十二月1639年1月,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因高起潜拥兵不救,导致卢象升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

也就是说,本来历史上他都已经快升迁了,张定的一封求贤令让皇帝误以为他谎报军情,认为南方的农民军仍然如火如荼的发展着,连逐鹿中原这种胆大包天的想法都已经产生了,把他臭骂了一顿,限期这个冬天剿灭所有农民军,不然让他好看。

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前两天才刚刚被大肆表扬一番的卢象升懵了。的确农民军已经快剿灭了,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这么生气。待他看到求贤令后也是有苦说不吃,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只得在这寒冬腊月的离开家人上马剿匪。

经过一番打探,终于弄清楚了这个害他差点进局子的求贤令貌似是湖广出来的。搞清楚后,他臭骂了一番。于是这个“七省总理”连忙点起精兵一万,轰轰烈烈的就杀过来了。

不愧是“七省总理”手下的精兵强将,虽说军纪败坏,一路上烧杀抢掠没少干,是人干的事都没干,畜牲干的事全干了一遍。但是人家打仗确实不含糊,遇上农民军人家真是“嗷嗷”叫着就往前上。

那些挡在他们前面的农民军被打的找不着北,就像泥塑的一样,一冲就垮。眨眼间那些还有气出的农民军们很快就变成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他们可不接受俘虏,一旦发现是活的,一律杀无赦。

不管你是不是反贼,被逮到就杀了。

“什么,你说你是良民,那你有证据你是良民吗?请你证明一下。就算你能证明你表面上是良民,但是你实际上却是反贼的帮凶,我有火眼金睛,休想骗过我!”

反正,不管你是不是,我说你是你就是。这路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杀过来了,一路上真可谓鸡犬不留,白骨露于野。于是老百姓们听说有一伙见人就杀的官军来了,隔着老远就跑了,深怕下一秒自己就被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