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肆意的欺负。”
说这一番话,她没有掉一滴的泪,十分自然,平常的就说了这一席话。
张春娥微微眯着眼,手摸了摸她的头,任由那颗黑色的头颅埋到自己的怀里。
“傻孩子,张婶喜欢的,就是你身上的这一股劲儿。”
南栀从张春娥的怀里支起脑袋:“张婶,这珠绣,我没怎么接触过,你能教一教我吗?”
“好啊!”
张春娥将桌椅搬到了院子里,又接着锁了大门,这样好的阳光,不晒一晒,感觉身上都要发霉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春娥负责家务,忙完了就坐到院子里,看南栀绣的绣品,一开始她的动作很生疏,渐渐的越来越熟练,动作也越来越快,不仅快,质量也高。
十多天的时间里,张婶已经往返了镇文化馆三趟了。
“来,囡囡,吃饭了,吃完了再接着忙,身体要紧。”
“好的。”
南栀应了一声,将绣品收好,朝着堂屋内走去。
“好香啊,张婶,你炖了什么啊!”
她往餐桌前一站,手揭开了炖盅的盖子,热气扑面而来。
“张婶你炖了鸡汤啊,不是都跟你说了吗,别这么破费,你老这样,我……”我会还不清的啊!
“你现在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鸡汤得多喝一些。”
张春娥将碗筷从厨房里拿出来,摆上桌,汤勺舀了一大碗的鸡汤递到对面。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知道你不吃葱,这汤里啊,我葱姜蒜都没放,就放了些鸡粉,提鲜用的,你多喝一些。”
边说又边盛了碗白米饭递给对面的人:
“我儿媳妇以前怀孕的时候就特别爱喝鸡汤,后来我那孙子生下来,八斤六两,整个产科最重的一个。”
提到儿媳妇和小孙子,张春娥脸上淡淡的一抹笑意,很快的,这一抹笑意变得几分怪异。
南栀鼻子一酸,可我不是您的儿媳妇,您却将对儿媳妇的爱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我们只不过是萍水相逢,两颗孤独无依的心靠在一起走了一段路程,总有一天,我会离开的呀,这,真的值得吗?
“而且,”张春娥又接着说:
“这些天我虽然帮你跑了好几趟文化馆,可你又不是没给我跑腿费,我拿着你给的钱买了这一只鸡,炖了这一锅汤,怎么着都不吃亏。”
南栀便也不再说些什么。
饭后,又主动帮忙,将碗筷收去厨房,正要洗,却被张春娥给撵了出去。
“囡囡,身子重了,以后这些就别再做了,有我呢,你去忙你的吧!”
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向院里,坐到了那张矮桌子上,拿出绣品继续。
张春娥收拾完了碗筷,也出去院子里,坐在躺椅里,微眯着眸子,晒太阳。
经过多日的练习,熟能生巧,南栀现在已经不用她在盯着了,年轻人,脑子就是灵光,什么都一学就会,学得还快,现在的绣工,连她都快要赶不上了。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一会儿,眼皮就沉重无比。
就在眼皮快要合上的前一秒,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会是谁啊!”
张婶说着,慢悠悠从身上摸出手机。
“喂,谁啊?”她将手机贴到自己的耳边。
下一秒,人直接从躺椅上弹了起来。
“你说的是真的吗?”一双眸子亮了起来,又朝着南栀那边扫了一眼。
“好,好,好,我马上过去一趟。”
挂完电话,立即坐到南栀的对面,将刚刚电话的内容告诉给了南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