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初出茅庐的尴尬(3 / 4)

到不明身份人追杀,你不要向我求助就是英雄好汉,我希望你做个顶天立地大男人。而不是现在的开女人养着畏手畏脚。哼!"

说完,姚欣怡假装不予理睬苏晓刚。

她闭上眼,似曾闭目养神。

表面上露出一副随便苏晓刚怎么做,她都无所谓的样子。苏晓刚露出一丝尴尬的笑,那种既不愿意接受当下,但又牵绊着许多不舍跟纠结。

明知道姚欣怡对他没有五年前强行聘用他那份执着,反倒逐年有些感情疏远。而他,对姚欣怡则越发离不开的感觉令苏晓刚难以自拔。他承认穷人志短,心胸狭隘。

目睹爸妈平庸而又无奇的生活经历,苏晓刚曾经几何选择终身不娶。作为普通人,不能享受同等社会资源冤屈,以及与生俱来具有一种被压迫感和自卑感始终围绕苏晓刚。

假若自己成家之后,生出来孩子也跟自己一样,究其一生为生存二字辛酸劳碌,将下一代带到这个世界依然像他爸爸妈妈一样经受无尽的苦难折磨,请问生他何用?

难道仅仅是为了完成世代繁衍被统治,亦或是被奴役充数字吗?

他不想自己的下一代像他爸爸妈妈一样为了生下他,不惜违背计划生育。东躲西藏,劳民伤财。以至于将姐姐刚出生三天就被逼送人,苏晓刚每一次被人提及此事心里总一种负罪感。

他在想:假若不是所谓的传宗接代概念根深蒂固在人们的认知里生根发芽,可怜的姐姐苏小蕾怎么可能被剥夺跟他一样来自父母身边的爱?

凭他大脑记忆,满脑子麻将扑克牌穿梭来往。

曾经不止一次在妈妈谢和平督促下,他去过苏家湾的和尚庙打听多次。当初小和尚现在已经是和尚庙方丈,他告诉苏晓刚,的确有一个婴儿被师傅送给外国人。

方丈汇智建议苏晓刚去福利院打听。

二十多年前的事,福利院搬迁重建资料丢失好多次,哪里还找得到二十多年前的记事。

加之福利院这样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领导阶层管理能力低下。责任心纯凭管理部门严查死守才能做做仪式,糊弄过去。很多必须管理条例,以形式主义而告终。

因而,苏晓刚在现任福利院管理人员接待他时,以一种不待见的应付态度,三言两语被打发,扫兴而归。

偶然,在东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听到前来看望姚欣怡的郑海鹏一行人提起,大脑本无更多有关于自己还有个姐姐记忆,重新又被点燃。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想起来妈妈多年前要他去和尚庙找姐姐的事,二者联系起来回想,苏晓刚顿感郑海鹏今天讲的话具有针对性。

他将自己记忆里的储存重新捋一捋,并没有发现自己跟郑海鹏有过多接触信息。即便他认为郑海鹏矛头直指他,不过是来自身心感官自然反应。是人都有过被别人看不惯,自己也看不惯别人的经历。

所以,他才临时决定带姚欣怡回家,将他有个姐姐来历,希望再听一遍妈妈的解释与回忆。

"姚欣怡,到家了。"苏晓刚停好车,三条巷苏家湾208号就在眼前。

老区新建,苏晓刚他们家不在拆迁范围。在老宅基地上面,苏晓刚仅仅是用自己在姚欣怡克利集团公司上班打工工资,除部分为母亲治病以外,其余都用在房屋装修上。

对苏晓刚他们家,姚欣怡不算是陌生人。

她曾跟着谢晓梅和苏小妹三个人来找过苏晓刚母亲谢和平一次,凭她们仨当时判断,发现苏晓刚他们家不像是原来那个同学苏晓刚的家。

听说苏晓刚他爸妈以打工带做小买卖为生,父亲苏云飞遭遇意外身亡之后,苏晓刚读高中的费用连同学校补贴总算勉强读完高中。

高中之后,谁也不知道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