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已萌生退意(1 / 2)

涉及到贵族的案件,办案权通常在内务府。

虽然慎刑司的大小官员都十分得力,不过关于桓远侯府二公子一案,太子并没有怀抱太大的期待。

以安阳公的狡猾,是不会让人抓住把柄的!

不过,查还是要查的,只是太子在平息掉这场风波以后,目光再次移到了宫墙之外。

补充的江东军已经进入京畿的地界,最近郑亲王整日待在西山,精力充沛得完全不像是日落西山的老人。

舆论战还在继续,短时间内,恐怕还无法落下帷幕。

只是有人焦头烂额,也有人兴高采烈。

最高兴的,莫过于朝中的一部分大佬。

任谁收到一大笔钱财,恐怕心情都会十分愉悦。

据说,三家诸侯的钱财还在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

就是在这种局势下,请给徐王加九锡的奏折被内阁拿到了朝会上讨论。

杜学士虽然同太子政见不合,但是,对徐王加九锡,他是极力支持的。

宦海搏击数十年,才爬到人臣的顶端,青年时的热血,早已被血淋淋的现实冷却。

平衡与稳定,是杜学士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给徐王加九锡,正好能在大诸侯之间达成某种微妙的平衡。

涉及到诸侯,杜学士一反常态,没有提前组织六部讨论。

他也想知道,手底下的这帮朝廷重臣,到底都是在为谁代言。

既然内阁没有倾向性的意见,老狐狸们便在朝会上开始谨慎的发表自己的主张。

除了礼部尚书,没有人明确表态支持。

当然,也没有人明确的表示反对。他们面带忧虑,仿佛帝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大部分的朝臣认为,如果徐王这点功劳都能加九锡,那将来有诸侯取得灭国的战绩,又该如何封赏?

一个多时辰过去,这个议题居然还是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

皇帝将目光投向太子,开口垂询。

“徐王加九锡,名至实归!”

太子一开口,就让殿内鸦雀无声。

“徐国面对的是无主之地,他们虽然没有立国,但是小部落无数。一旦联合起来,同样十分难缠。”

“两百余年来,徐国让他们不敢东进一步,这样的功绩,同梁、越二国相比毫不逊色。”

“高原人年年冲下高原,燕宋两国甚至不敢正面与其交锋,只得眼睁睁的任由他们在缓冲地带肆虐。”

“今年,如果不是徐王的十万大军从无主之地牵制住高原人,高原人不但会残害缓冲地带的百姓,还有极大的可能攻入河西。”

“胡罗素没有足够的时间布置,是挡不住高原人的!”

“诸位,一旦高原人的大军冲入河西,河西将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试问,朝廷如今是否有能力重建一个千疮百孔的河西?”

“更何况,高原人要是一路向东,西原也难逃被破坏的命运。”

“那可是帝国的粮仓,朝廷能否承受这样的损失?”

“如果你们认为这还不足以让徐王享受加九锡的荣耀,那么不妨将它视为对徐王勇气的奖赏。”

“他主动向高原人挑战的举动,给了帝国军人莫大的鼓舞!”

说完后,太子转身冲皇帝拱手弯腰。

皇帝吩咐平身!

等太子落座,杜学士出列,对太子的这一番阐述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

首辅既然率先表态,陆陆续续的,有大半的官员出列支持。

再议!

这是皇帝的态度。

等到散朝,郑亲王、曹亲王和睿亲王没有挪动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