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深房建筑公司改制(3 / 4)

数的!”章哲立满不在乎地说道。

姜文珊在旁边认真听着二人的对话,见有个话缝,忍不住插话问道:“哟,章总,你刚才说深房建筑公司要拍卖掉,不知道我能不能参加竞拍啊?”

“这个......这个,嗨,这个事情还没最后定呢,到时候再说吧!”章哲立敷衍道。对外拍卖的事情是王荣坤向局改制办报过方案的,按照政策规定,拍卖公告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媒体上刊登,广而告之。但是王荣坤反复交代章哲立此事不要宣扬,担心市场上有实力的买家参与竞标,这样就会把使得王根发购买成本大大增加。章哲立当然不会不懂其中的奥妙,虽然最终如何操作王荣坤讳莫如深,但他的心思还是了解的。

王荣坤认真筹划着深房建筑公司改制的事,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确保把这一优质平台收入囊中,他反复推敲,仔细盘算。前面一步步还算顺利,总体拍卖的方案得到局改制办的认可,徐晟光副局长也向局党委汇报并通过。可以说,前面的障碍已经一扫而空。现在就剩临门一脚,如果登报公开拍卖的消息,那么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老板肯定会蜂拥而至。现在大基建正方兴未艾,建筑企业资质审批又十分困难,这是市场的准入门槛,没有这个饭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在锅里抢食。拍卖的底价,他跟评估公司做了深度勾兑,已经把价钱压得相当低。一捆钢筋的价格几乎评成了一捆稻草。又把改制办许主任和徐晟光喂了个饱,总算顺利得以通过,但是公开拍卖是必须坚持的程序,必须登报公告,且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天,这个事情上没有一点通融和商量的余地,怎么办呢?

眼前的烟缸里烟蒂堆积如山,王荣坤眉头紧锁,黑红泛光的脸上爬满皱纹,常年抽烟使得牙齿也镀上一层浅黄色。几十年浸淫官场,让他看起来透露出一股精明强干的狡黠气质。坐上总经理宝座以来,他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总结为“三用三不用”:即一是用副不用正,二是用女不用男,三是用少不用老。他的体会,用副职干活比较有积极性,中层副职往往还想往正职岗位爬,而中层正职是自己的一句话,干好了可以论功行赏。但是一般中层正职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到顶了,有几人能够爬到集团领导层的?屈指可数。况且,中层正职提拔到副科级岗位也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干部任免权限在局里。男干部和女干部方面,他倾向于用女干部。女的比男的一般来讲欲望较少,杂念也较少,更容易管控,用上去也相对放心。老同志和年轻人相比较,许多领导喜欢用老人,觉得放心可靠。但他反其道行之,爱用年轻人。年轻人欲望强,想要的东西多,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的功利心来为自己做事情。老同志么,要么无欲无求、混吃等死,要么老奸巨猾、贪得无厌。对这三用三不用他颇觉得意。

继续阅读

这段时间以来,他为深房建筑公司改制的事情绞尽脑汁,动空脑筋,已经想出了一条通道。但是前思后想,反复查漏补缺,何时正式启动始终没有想定。时间已然不多,该下决心了!良久,他捻灭烟头,打电话把章哲立叫来办公室。

“小章,现在工作怎么样?”王荣坤发了支软中华烟,轻松地问道。

章哲立跟他走得很近,经常单独召见,早已没了拘束感。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调整了一个舒服些的姿势,说道:“王总,还好的。市场部目前在筹备城东地块的前期招标,深房建筑的改制方案上周局里批复下来了,要求在年前完成。我正要跟您请示,这个拍卖公告什么时候发出,在哪里刊登呢?《深州日报》还是《深州晚报》?”

王荣坤眼神闪烁,身体往后靠在皮质转椅上,轻松地说道:“这个事情呢,我考虑还是应该范围搞得更广点,把竞争力放大一些,索性放到省级媒体上刊登吧!”

“省级媒体?”章哲立纳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