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干部人事方案(3 / 4)

碰头之前,张如生已经和刘积仁碰过头了。当然,李国梁有少量要打招呼的干部,刘积仁也不驳面子,大都商量着办了,最后皆大欢喜。

701办公室的门紧锁着。今天召开“三人团”碰头会,商量机构改革的干部调整方案。此次成立的三个二级局,是事业局。刘积仁本来打算一步到位,趁着市委主要领导的关心,在机构改革中把三个二级局全部参公,但是难度非常之大。市编办的理由很简单,上面省级部门并没有这个先例,周边各地市建设局亦没有类似参公案例,因此一直顶着。刘积仁没办法,宏大的改革计划不能因三个单位的参公问题而搁置。他下决心,事业局就事业局,先拿到“三定方案”,把改革推行下去。大不了,下步再争取二级局参公。

因为三个二级局是事业局,因此,从现在局机关调人过去,相当于公务员变成了事业编制,总有降格的感觉。而从下属事业单位调过去,当然就皆大欢喜,不但算进入了政府机关任职,以后还可能转为公务员编制呢。对三个二级局的领导层,大致思路是一样的,现在局里的分管副局长就任二级局局长(保留局党委委员职务)。原先的房管处长、城建处长、建管处长任常务副局长,再从下属事业单位中抽调一名主要领导任副局长。城建口子上抽了市环卫处主任任城管局副局长,建管处抽了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任副局长,房管口子呢,张如生建议抽王荣坤任房管局副局长。刘积仁并不想动王荣坤,他心里的第一人选是郑义平。郑义平现在是市房产交易中心一把手,过去当过房产集团一把手,资历比王荣坤更老。但缺点恰恰是太老了。郑义平今年55周岁都过了,等机构改革完成,也就一年多时间就要退居二线,年龄太大了!张如生陈述了年龄的理由,王荣坤还有三年时间,而郑义平只有两年不到一点的时间,相比之下王荣坤更合适!刘积仁只得作罢,当干部么,年龄是个宝啊!

701办公室里烟雾腾腾。刘积仁、李国梁、张如生三个烟枪一齐冒烟。讨论到房管局副局长岗位人选时,排在第一的是王荣坤。李国梁开口道:“如生,这个王荣坤年龄稍微大了点吧?”

“确实,本来郑义平更合适,就是年龄比他还大!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张如生解释道。

刘积仁不做声。这个事情始终没有下最后决心,他不想把副局长岗位给王荣坤。而且郑义平其实也来找过他,提出想到这个岗位上的要求。对老郑,他还是想着能帮就帮一把。但是张如生坚持年龄太大,这么个简单的事实成为最难反驳的理由。只得暂且按下不表,让他把郑义平和王荣坤两人作为讨论人选都列入。

李国梁没有看清楚郑义平的年龄,还想以这个由头把王荣坤排掉,结果这么一说反倒被动了。思忖片刻,说道:“嗯,看情况郑义平比王荣坤要合适多了!刘局,你说呢?”

“的确是。郑义平的资历丰富,在房管条线上也担任过多个岗位的一把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刘积仁顺嘴说道。

“我也赞同刘局长的看法,我的意见还是以郑义平为好!按照党的基本原则来,实事求是么。不能把年龄、资历等条件作为一个死标准来理解,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静态地理解执行上级文件叫什么?形而上学嘛!”李国梁说起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

张如生问道:“那要不要再提交局党委会讨论一下?”

“我看不必了,我跟刘局长的看法一致么,就这样定了!”李国梁斩钉截铁地说道。

刘积仁不置可否,这个事情就算这么过了。事情明摆着,李国梁刚才态度转变的背后,肯定是王荣坤在做工作,这家伙不愿意离开房产集团!但他不打算反对,因为郑义平确实来找过自己两回,想到这个岗位。刘积仁也确实认为他是合适人选,当时虽未拍胸脯,但也基本默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