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得到朝廷允许的合法转世(3 / 4)

是想要询问这件事情。

而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与朱瀚商议。

那就是,现在朱元章除了与马皇后所生的四个皇子之外,还有另外差不多将近十个小皇子。

这些孩子们都一个个逐渐长大,将来如何安置他们,必须早早做出规划。

“这还用商量什么?自然是分封啊!把他们都分到大明新的领地上,让他们在那里开枝散叶,为大明巩固疆土!”朱瀚毫不犹豫地说道。

“分封是好,可是分封到什么地方呢?”朱元章问道。

现在大明的疆土异常辽阔,远超之前任何一个朝代,也就仅仅比巅峰前期的大蒙古国稍差一些。

这也带来了一个幸福的烦恼,那就是领地太多,朱元章不知道该给这些皇子们分封到哪些地方合适。

“西北不合适,那里位置太重要了,靠近边境前线,是大明将来的西大门,必须由朝廷直接管辖!”

“大西南的云南,倒是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分封一到两个皇子,那里脱离中原朝廷已经数百年,必须要下大力气汉化才行!紧紧依靠流官,难免有三五年任期一过,政策就作废的坏处!”

听到朱瀚的话,老哥朱元章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立刻提笔在纸上写下云南两个字。

“还有呢?”朱元章立刻催问道。

朱瀚悠闲地喝了一口茶,然后砸巴了一下嘴,慢悠悠的说道:“东北的辽阳行省也可以安置一到两个藩王,不仅可以有效的汉化地方,而且还可以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监视蒙古草原东部!”

朱瀚随后又把南洋棉兰涝、东胜洲等地都作为分封建议。

这些地方通通都属于汉族人口非常少,当地土着占据绝大部分人口。

自然就要学习当年周王朝封建天下的策略。

利用少量的贵族精英人口,统治并且同化当地的土着蛮夷。

根据朱瀚制定的详细分封统治政策,大明的这些皇子们,将来成年去往封地之后,只需要进行一两代人的统治,就能够把这些区域全给教化成大明的永久藩属国。

因为无论是南洋的棉兰涝,还是新大陆的东胜州,当地的土着人长相跟中原人差别并不是很大,文化又严重落后,几乎等同于原始部落,非常便于接受大明的文明统治。

朱瀚说的这些地方,都非常符合朱元章的心意。

但却有一个地方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乌斯藏?连这里也要分封吗?”

朱瀚最后提出了这个地方,让老哥朱元章大吃一惊。

乌斯藏就是青藏高原,自从吐蕃王朝崩溃之后,整个高原上就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

继续阅读

蒙古崛起之后曾经短暂的统治青藏高原,但是当地恶劣的气候让英勇善战的蒙古人也无法忍受,很快就把当地归于宣政院管辖,其实就相当于给他们高度自治。

陈友谅占据四川的时候,与青藏高原东部的吐蕃部落连番恶战,给予他们极大的杀伤。

等到明军占据西南之后,面对更加强大的大明王朝,青藏吐蕃各部主动诚信归附。

大明在西川一带广泛开设互市榷场,物美价廉的物资迅速涌入青藏高原,缓解了当地各种生活物资严重不足的窘迫。

吐蕃各个部落对于大明,更加的心悦诚服。

毕竟历史上的各个中原王朝对于吐蕃人都是严加防范,小到生活当中需要的食盐茶叶,大到铁器金属制品,无一不严格限制交易的数量。

而大明现在已经逐步步入火器时代,原本的冷兵器地位逐步下降,对于青藏吐蕃部落也就不再限制各种金属铁器等物资交易。

虽然吐蕃的青塘,也就是青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