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效率低那就招标吧(3 / 4)

刘基垂下头:“回英王殿下,是下官能力有限。没想到,建设燕京的事物竟然如此繁复。”

“自从来到燕京以来,下官每日三更才睡,五更便早早起床处理公务。可燕京的建造进度,依旧缓慢。”

“下官无能,还请王爷责罚。”

“你啊,真是太让本王失望了。”朱瀚恨铁不成钢。

刘基对于建设燕京的事,的确是非常用心。

根据锦衣卫的奏报,他说自己三更睡五更起,那都是谦虚的说法。很多时候,刘基都是差不多四更一刻才睡,每天不到三更就起床。

他已经连续半个多月,每天只睡两个时辰。

要是朱瀚他们,再在路上拖延半个月。等他们抵达燕京,刘基说不定能减肥到,只剩下十来斤。

之所以变成这样,其实也算是刘基自找的。

刘基他们这些人,毕竟是传统的士大夫出身。他们虽然也忠诚于大明。

但是对于自己那层士大夫的身份,同样看重。

所以大部分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以士大夫的方式来做事。

就比如这次建设燕京城。

先由由财部拨款,工部再用这些银子去雇佣民夫。

虽然有了铁路之后,雇佣民夫去其它地方干活,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不过为了节省银子,他们当然还是更加倾向于,在本地雇佣民夫。

而这,也就给了本地官僚们,上下其手的机会。

哪怕朱元章杀起贪官来从不手软,可是一旦利益大到一定程度,总会有人冒险的。

银子过一个衙门,就被扒一层皮。几经转手之后,省下的银子,能有十之一二到民夫工匠的手里就不错了。

这种情况下,工匠们的效率能够快的起来,那才叫有鬼。

工匠拿不到太多的钱,自然也就不会在当地消费。

没有消费那些心来的人口,非但不能给燕京带来活力,反而会成为燕京的负担。

“刘基,你给本王听好了。”

“请王爷吩咐。”刘基赶紧竖起耳朵。

这样的朱瀚,刘基曾经见过好几次。每一次,朱瀚提出的方案,都能让整个大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现在开始,顺天所有的拨款,全部暂停!”

朱瀚的第一句话,就让刘基如遭雷击。

“王爷,万万不可啊!为了建设燕京,工部雇佣的第二批工匠马上就要到了。如果现在停止拨款,让他们原路返回,说不定会引起民变啊!”

朱瀚恶狠狠的瞪了刘基一眼:“你以为这都是谁的错?”

“所有征集而来的民夫,补发他们一个月的饷银。同时告诉他们,让他们耐心等待就好,最多半个月,就会有人继续雇佣他们干活。”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就跟工匠还有民夫们说,这是本王亲自说的。”

英王在民间的声望,可不是一般的高。

甚至说句犯忌讳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天下的大明百姓,可能有不知道朱元章姓名的,但是绝对没有不知道英王的。

朱瀚搞出来的每一件东西,都对大明天下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

“下官明白了。”刘基松了一口气之后又问:“那王爷,朝廷拨发的物资。”

“这些东西先放着,本王另有他用。”

“下面跟你说第二件事。除了皇宫之外,其它所有工程,全部面相华夏疆域内的大明商人招标。”

“招标?这是什么东西?”刘基迷茫的看着朱瀚。

明明就只有两个字组成的词,拆开来每个字都认识,可组合在一起,就完全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