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只此一家啊!” 陈望笑了笑,淡淡道: “顾长官过奖了,都是些南洋华侨支援的小玩意儿,让弟兄们过过手瘾罢了,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 顾同目光微妙看了他一眼,心中一动,面上却依旧淡然,语气随意道: “哈哈哈,陈军长还是一样,谦逊……军备这东西,咱们可是极度缺乏啊!” 陈望点了点头,眉头微皱,轻叹了口气道: “南洋华侨对咱们华夏有情义,听闻我们的情况,拼了家当也要凑些装备给我们,来得非常不容易,还不敢让小鬼子察觉。 这万一要是出点什么事,南洋同胞们以后可就难再帮咱们了!” 顾同听到这话,也没有再继续援助的话题了。 他自然是听出了陈望话里的弦外音,心里暗暗权衡道: “陈望虽然年轻,但手腕了得,不仅在打仗上天赋异禀,为人处世上也极其圆滑,话里话外都让人挑不出毛病。” 两人寒暄几句后,顾同很快进入了正题,语气严肃道: “陈军长,这次我亲自来,也是为了咱们新一军北上抗战的大计。 眼下山东战局危急,韩复渠不堪大用,不战而退,让咱们白白丢了黄河的天然屏障! 济南现在也落入敌手了,徐州以北,几乎毫无屏障!” 陈望微微颔首,目光深沉,心里已然预感到这次任务不轻,但面上仍旧是波澜不惊,只认真地听着。 顾同看了白禧一眼后,眉头紧锁,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 “当前,山东的局势危在旦夕,鬼子甚至已经在朝鲜南部的港口开始集结部队,随时准备在青岛登陆。 而且,据情报显示,这支部队好像还调动了原本在松江作战的日军师团,必是准备对咱们展开两面夹击。 我这次来,是想要和你商量一下,让新一军即刻北上,在临沂一带布防,以防止鬼子在青岛登陆后,和鲁北的鬼子主力,顺利会合!” 话音一落,白禧也接口道: “陈军长,统帅部这次调你们新一军去临沂,既是看重你们的实力,更是希望你能用新一军的精锐重创敌军,打赢山东防卫战。” 陈望一边听着,一边在脑子里回忆起局势,当即明白了统帅部的用意。 这不仅仅是为了防范日海军,还有济南东北,莱芜等地的日军主力。 此次的任务完全可以说是非常关键,尤其是临沂的地势开阔,在地形上并无太多天然屏障。 如果守军失策,徐城就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强大火力之下了。 韩复渠在山东的撤退,使得整个鲁北,已无完整的防御体系。 正因为如此,统帅部此刻才会急匆匆做出决策,并将目光投向陈望和他的新一军。 陈望思索了片刻,坚定地说道: “顾长官,请统帅部放心,新一军定不辱使命!” 顾同和白禧看到陈望居然毫不犹豫接下如此艰巨的任务,都很惊讶。 他们没想到对方会答应得这么干脆,甚至没有提出一点相对应的条件。 两人之所以一起赶来,就是担心陈望会因为战局紧张,己方准备不足,百般拖延的。 顾同惊讶过后,眼中的赞赏之色愈深,心中很是满意。 “国家现在最需要的,正是像陈军长这样的果敢之人,新一军这样的英勇之师!” 顾同毫不吝啬的夸赞道,他目光深邃,似是透着一股沉重的期待: “参谋部分析,鬼子此次在华北,预计将投入大约二十万兵力,由八个师团和五个旅团组成,分成了华北方面军和海上派遣军两个野战集群。 而我们投入的兵力虽有六十万,但实力和日军相比,依旧有差距。 这其中,一旦临沂失守,徐州地区的整个防线,都会岌岌可危!” 陈望点了点头
第171章 山东战局急转直下,新一军提前北上抗战(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