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学通知书(2 / 4)

来加以保证。“这是ZY主要领导同志对干部“四化”方针的内容的完整表述和概括。这是我们党对你们这一代年轻干部的期望,也是我这个老党员对你的期待。”尹书记面色严肃,谆谆道来,孝文也是面色凝重,倾听着尹书记的善诱训导,感觉到了前面的这位老布尔什维克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我们今天就谈这么多,一会儿,你再去张部长那里办公室,他会告诉你是哪所大学,和具体入学日期。”说着,就站起身,孝文也匆忙站起来,哽咽道,“孝文绝不辜负尹书记对我的培养,一定要取得优异好成绩,回报祥城人民,回报尹书记的厚爱!”尹书记满脸深情,两眼怜爱,又伸手拍拍孝文的肩膀,就走回了办公桌。

孝文走出书记办公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从高中毕业,回到家参加工作,因为不能参加高考升入心仪的大学一直耿耿于怀,又有多少个深夜难眠,无数次梦中又背起书本,和昔日的校友又走进教室……

而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真的如愿走入大学校园,完成多年夙愿。一定要把握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完成领导的嘱托!孝文暗暗发誓!

八十年代初期,“文凭热”突然火了。一时间,社会上获取文凭的渠道越来越多,比如电大、函授、进修以及自学考试等等,党校也是其中的一个。

刚开始的时候规定很严,党校招生仅限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其程序主要是自愿报名、单位推荐、党校自行组织考试并录取,沿袭工农兵上大学时代的痕迹仍然很重。包括刚开始时自学考试的“党政专业”也是这样,必须要有在本单位从事两年以上的党政工作才允许报考。但没过几年后就面对社会放开了,谁想报谁想考都可以。

那个时候找女朋友有没有“三转一响”就迅速让位于有没有文凭,并且各行各业一方面有很多没有文凭的干部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另一方面还有很多有志青年在当时是没有文凭的,包括一大批返城知青和转业军人。换句话来说,按照新的要求,很多人是不具备当干部特别当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于是,在那个年代里,上至40-50岁的中年人,下至20岁左右的青年,每天下班后都重新背起书包,纷纷走进夜校或者各种补习班“充电”,在社会上迅速掀起了一股“我们爱学习”的热潮。但比起电大、自学考试来,要数党校的文凭最容易拿到手,因为党校可以自己定招生名额、自己出题考试、自己定分数线、自己录取和自己发文凭。因此大家也心照不宣,就是党校的文凭含金量最低,以至于后来很多单位都不认,包括一些假文凭和买文凭的现象也充斥整个社会。

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干部当时都是通过党校这个平台拿到的文凭,也并不标志着他们的文化修养就有了大幅度的明显提升。事实上他们还是他们,只不过拿到文凭之后让自己随后的晋升、评职称等增加了分量而已,还有其他什么用途呢?

孝文离开尹书记的办公室,就直接去了楼下祥城县委组织部张部长的办公室。张部长也和孝文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最后,拿出了一张印刷精致的彩色印刷品,《齐鲁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入学通知书,递给孝文。

孝文也是心潮澎湃地双手接过那张入学通知书,又立正站好,向张部长表了决心:“孝文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这次机会,绝不辜负县委和部长的重托,争取早日学成归来,回报领导,回报祥城人民!”张部长也是微笑着不住点头,看似非常满意。

齐鲁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于1956年6月21日,是“文革”前齐鲁省13所本科高等学校之一,为工科类院校;是今齐鲁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

1956年6月21日,齐鲁省农业厅发布“农教(56)第1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