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墙之外,昏黄朦胧的光透着窗洒进龙云环绕的殿内。 弘历手中的笔不停,底下的朝臣也低着头,不敢第一个出声言语。 “河北自冬日之后总是无雨,旱灾不断,两淮盐运使高斌,前去巡视,处理灾情。” “若做得好,便入军机处,商议事宜。” 搁下笔,弘历总算开口。 群臣对望一眼,高处的帝王眼都不抬,压迫却无声地摁在几人的心头。 “皇上,此言可是当真吗?”讷亲微微抬头,出声问道。 弘历轻飘飘地扫了他一眼。 “你有何异议?” 讷亲的面色克制着没有改,仍道:“回皇上,后宫与朝廷紧密相依,若重用高斌大人,只怕来日外戚专权。” 弘历尚未发话,张廷玉便接着道:“回皇上,臣以为,讷亲大人说的不无道理,况且,河工事务繁琐艰难,高斌大人未必合适。” 弘历缓缓拨动着持珠,面上不见任何波澜。 “那你们觉得能怎么做?” 底下的两人对望一眼,正欲开口,弘历便将持珠不轻不重地置在桌上。 “为何河北灾情直到如今还连连不断,是否你们从前向朕举荐的人无能?” 讷亲和张廷玉两人心头一跳,忙跪下来。 “皇上,不是这样的。” “朕不愿听,”弘历将奏折一甩,沉声道,“都退下。” 阴凉的风呼啸着逼近,太后抚着心口,蓦然睁眼。 “皇帝真的这么说了吗?”她转过头去问福珈。 福珈为难地点头:“太后,讷亲和张廷玉一劝再劝,皇上生了大气了。” “讷亲和张廷玉未免太过急躁,哀家如今都得谨言慎行,他们怎就这般了?”太后懊恼道,“皇帝好不容易松懈了对哀家的防心,因为他们这一时冲动,都白费了!” “太后,讷亲大人和张廷玉大人也是为了您啊。”福珈担忧地扶住她,“讷亲大人是您在前朝的心腹,万不能出事。” “皇帝还如此年轻,怎会这般雷厉风行?按道理,他也总得顾及老臣的面子才是。”太后紧蹙眉头,“事到如今,得让他们抓紧着收手,别叫皇帝发觉了哀家和他们之间的瓜葛。” 其实窗外一片艳阳,可层层算计之下,落入眼底的只剩被遮盖的雾霾。 * 因着心情烦躁,弘历看书也看不进去,思来想去,他站起身。 “去长春宫。” 长春宫里养心殿近,不过一会便到了殿外。 清风徐徐,落叶飞起,嬿婉正仔细地修剪着花草。琅嬅最爱长春宫开的牡丹花,她便也学着其他宫女的法子来看顾园里的牡丹。 “皇上驾到——” 听着这阵势,嬿婉赶紧转过身,低头跪下来。 “奴婢参见皇上。” 弘历朝前走的脚步一顿,循着声音往一边看去,便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你不是撷芳殿的宫女吗?怎么来长春宫了?” “回皇上,后来纯妃娘娘和海贵人……分了奴婢去花房做事,皇后娘娘得知,觉得遗憾,便善心地收了奴婢来长春宫做事。”魏嬿婉轻声回道。 将她贬去花房……弘历微微不快,虽不知魏嬿婉是否做错了什么事,但将这样一个年轻的姑娘派去做苦力,可谓是毫无同情心。 “好,既然皇后喜欢你,你就好好服侍着。”弘历朝她笑了笑,踏入了殿内。 琅嬅温和宽容,能体会他的心境,也总能体谅下人的苦。他这么想着,嘴角的笑意愈深。他的琅嬅,是一个很好的皇后。 琅嬅本在给三个孩子一人缝一件寝衣,便听到了弘历来的声音。 她刚弯下身子,弘历就伸手将她扶起来,笑着道:“不必多礼。” 弘历这些日子来得少,琅嬅同他一起坐到榻上,含笑道:“皇上
第109章 心思显露(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