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科技启蒙的曙光(1 / 2)

林观音穿越到五千年前的古老世界后,发现这里的人们几乎完全生活在蒙昧之中,对科技的认知几乎为零。“科学的敌人不比朋友少。”他想起了这句名言,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为这个世界带来科技启蒙的曙光。他静静地站在村子的中央,周围是一片荒芜与原始的景象。远处的山峦起伏,连绵不绝,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将这个小村落与外界隔绝开来。脚下的土地干燥而贫瘠,风一吹,扬起阵阵尘土。

村子里的人们还在依靠最原始的方法耕种、狩猎,工具简陋,效率低下。他们手持着粗糙的木棒,费力地在土地上刨挖,希望能从这片土地中获取微薄的收成。狩猎时,他们使用的是简单的弓箭,箭头是用石头打磨而成,射程短且杀伤力有限。林观音决定从最基础的农业知识开始传授。他召集了村民们,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用一根干枯的树枝在地上画出简单的图形。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朋友们,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春天适合播种小麦,秋天则可以种植高粱。”他边说边比划着,试图让村民们理解。

然而,村民们对他的话充满了疑惑和不信任。他们那一双双眼睛里透露出的是对传统的坚守和对新事物的恐惧。他们习惯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对于林观音所说的新观念感到陌生和难以接受。有人甚至嘲笑他:“你这外来人,懂什么种地?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那刺耳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仿佛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林观音的心,但他的目光却没有丝毫动摇。

面对质疑,林观音没有气馁。他亲自带领几个愿意尝试的年轻人,开辟了一小块试验田。他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耕地、播种、施肥、灌溉。每一天,他都早早来到田边,仔细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清晨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衣服沾满了泥土,汗水湿透了他的额头,但他的眼神中始终充满着期待。他告诉年轻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看到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试验田的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其他田地。那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闪耀着生机,丰硕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村民们远远地看着,心中充满了惊讶和羡慕。他们开始窃窃私语,“难道这个外来人的方法真的有用?”有人忍不住走近试验田,亲手触摸着那些饱满的果实,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但林观音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提高农业产量,还要让村民们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他开始研究如何改进狩猎工具。他观察了现有的弓箭和陷阱,发现存在很多缺陷。弓箭的弓弦缺乏弹性,射程短,力量弱,箭头不够锋利,难以穿透猎物的皮毛;陷阱的触发机制不够灵敏,常常让猎物逃脱。于是,他利用自己的知识,设计出了更具威力和精准度的弓箭,弓弦采用了更有弹性的材料,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调整,使得弓箭的射程大大增加;箭头则选用了坚硬的金属,经过精心的打磨,变得锋利无比。他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陷阱,利用巧妙的机关,能够更有效地捕捉猎物。

在向村民们展示这些新工具时,又引起了一阵轰动。人们围在一起,对这些新奇的东西指指点点,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有人拿起新的弓箭,试着拉了拉弓弦,感受到了那强大的力量,不禁惊叹出声。但这次,更多的人表示愿意尝试。他们开始意识到,林观音带来的这些新东西,或许真的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的人们逐渐接受了林观音带来的科技知识。他们按照林观音的方法耕种,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多;使用新的狩猎工具,捕获的猎物也更加丰富。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轻松和富足,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本简陋的房屋开始修缮,孩子们穿上了新的衣服,村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