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盖房子(3 / 5)

长途客运站,陈德忠抬头看了一眼那扇大铁门,铁门上的漆已经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生锈的铁皮。

车站里人声鼎沸,旅客们背着大包小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脸上满是归家的急切。他穿过人群,直奔售票窗口,买了一张回家乡的车票。

上了长途客车,陈德忠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车厢里拥挤而嘈杂,耳边充斥着各种方言夹杂的交谈声和孩子们的哭闹声。

车厢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汗水和旧座椅皮革的味道,让人不太舒服。

车子发动后,陈德忠望向窗外,车窗外的景色慢慢地从繁华的街市变成了稀疏的村庄和大片的田野。

夕阳渐渐西沉,橙红色的光线透过车窗洒在他的脸上,给他那有些凌乱的思绪带来一丝温暖。

他闭上眼,靠在座椅背上,试图让脑子清静下来。但那些关于饭店的想法依然在脑海中打转,不时冒出一个念头,又被另一个推翻。

开饭店的点子固然好,可要怎么做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他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随着车轮碾过颠簸的路面,陈德忠的思绪也随着车子的晃动慢慢平静下来。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车子已经开进了家乡的地界。熟悉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味道,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心。

下了车,陈德忠站在村口,望着远处自己家的方向,心里那团乱麻似乎终于找到了线头。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这些想法也随着这口气吐了出去,变得清晰而坚定。是的,回到家乡,他就能找到答案。

陈德忠一回到陈家村,第一时间就直奔养鸡场。

养鸡场里面的一排屋子里,母亲张秀芝正忙着,听到门响,抬头一看是儿子,脸上露出一丝喜悦的笑意。“德忠,你回来了,省城怎么样?”

陈德忠走进屋子,随手放下肩上的布包,擦了擦额头的汗,说:“妈,省城那边挺热闹的,走到哪儿都是人,饭店啊,商店啊,生意都不错。我还遇到个事儿,得跟你说。”

张秀芝一边整理鸡笼,一边听着儿子说话,等到听到“爷爷给了自己两万块钱”这几个字时,她手里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她半天才回过神来,瞪大眼睛,嘴张得老大:“两万?你说你爷爷给了你两万块钱?”

陈德忠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地说:“是的,整整两万。”

张秀芝听到这话,双手捂住嘴巴,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里闪过一丝激动和不安。

她自言自语地喃喃道:“这也太多了……德忠,咱家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钱啊。”

继续阅读

陈德忠看着母亲的表情,心里也有些感慨。

他心里想着:“80年代的两万块,搞不好跟后面的几百万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多。爷爷这回是真下了大本钱,心也够狠的。”

陈德忠继续说:“妈,爷爷对咱不错的,你别怪他了,他有苦衷,我听他说了过去的事情,其实不能完全怪他。”

张秀芝似乎听进去了儿子的话,叹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慢慢缓和下来,仿佛一下子释怀了许多。

“老东西还算有点良心,虽然他以前对咱们家不太好,但这回算是做了件对的事儿。我原谅他了。”

说完这话,张秀芝眼眶一红,眼泪就在眼角打转。她伸手抹了抹眼泪,笑着说:“德忠啊,你们兄弟俩这下可有钱娶媳妇了,妈也不愁了。”

陈德忠笑了笑,摆了摆手:“妈,我自己挣的钱够用了。其实我在想,要不咱先用这钱给家里盖栋小楼吧?咱家那破屋子都快塌了,怎么也得弄点像样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