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多辩解的,只能叩头认罪,承认自己疏忽。
“自己去慎刑司领二十板子!”
好在祁翀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是略施薄惩而已,并没有赶尽杀绝,吕元礼忙叩头谢恩,下去领罚了。
吕元礼退下后,罗汝芳道:“陛下,当务之急不是去追究兵符为何被调换,而是如何应对威毅军。如果威毅军真是被人持兵符、圣旨骗回来的,那么是否还有可能消除误会使其主动弃械?”
“恐怕难了!”祁樟叹道,“我要是威毅军将军,此时根本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毕竟攻打聿州城这事儿总是真的吧?杀了朝廷命官、一州刺史这总是真的吧?就算朝廷真的调他们回京,谁给他们权力让他们攻城杀官呢?罪名已经坐实,现在就算弃械投降,谁敢保证朝廷不秋后算账?”
“设身处地的想,这的确是个两难境地,恐怕有人就是存心要促成这种效果,借此逼反威毅军!”杜延年道。
“杜相还是怀疑严鼎?”祁翀听出了杜延年的话外之音。
“臣也说不好,只是此事实在太过蹊跷了!算算时间,应该是严鼎前脚回京奔丧,后脚威毅军就离开了易州驻地,前后相差不会超过五天!考虑到军队拔营前还要准备两三日,等于是严鼎刚出瀚西路,威毅军就接到了圣旨。谁能把时间掐的这么准呢?”
继续阅读
“杜相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但臣以为追究严鼎是否参与也不是眼下最要紧的。按照方尚书所言,威毅军此刻已经过了聿州、即将抵达尉州,尉州的情况跟聿州差不多,根本拦不住威毅军,这该如何是好?”陆怀素言语之中略有些慌乱。
“陛下,臣请旨立即率两万禁军赴尉州迎敌,绝不能让威毅军抵达京城!”祁樟拱手道。
祁榛立即反对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如果将禁军全数调出京城,一旦战败,则京城完全再无一兵一卒可用!何况,楚王兄,不是小弟看轻兄长的统兵之能,实话实说,京城这些少爷兵绝不是威毅军的对手,战败的可能性极大,届时,京城怎么办?陛下怎么办?”
“实在守不住就不守呗,一旦臣战败,请陛下立即南撤,哪怕去江南找老十和德甫他们,再伺机反攻也行啊!”
“万万不可!”杜延年、罗汝芳、陈怀礼等人异口同声。
罗汝芳大声反对道:“陛下,臣以为楚王之策不是上策。诚如寿王所言,论野战,京城禁军绝不是威毅军的对手,唯一可倚仗者就是京城的坚固城池。如今京城粮草充足,撑半年不是问题,既如此,不如固守待援,方为上策!若陛下弃城南巡,则我大渊难保不会重蹈东吴的覆辙,前车之鉴,不可不慎!”
杜延年也道:“臣赞同罗阁老所言,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言南巡。尉州既然明知不敌,那就没有必要硬加阻拦,不若放威毅军过境,就在京城决一死战!威毅军三万人虽然不少,但京城固若金汤,想要攻下也没有那么容易。反而是威毅军长途跋涉而来,所备粮草必然不多,不若抓紧时间坚壁清野,让叛军无粮可用!”
“威毅军抵达京城还需几日?”
“他们需要沿途调集粮草,速度不会太快。多则六七日,少则四五日!”
“那就立即坚壁清野,由北向南开始,将京兆府各县所有人畜、粮草全部收入京城!京城所有马车全部征用,协助运人、运粮!朕就在京城等他们来!”祁翀以手捶案大声道。
“陛下,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整个京兆府的坚壁清野,臣以为即便要在京城决战,还是应该在尉州阻拦一二,就算是迟滞威毅军进军速度,也是有必要的!”林仲儒提出的新问题让祁翀和群臣再次陷入沉思。的确,这不是件小事,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十几万百姓的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