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也点头说道:
“您放心,吾等定会想办法。林大人,吾看不妨在京城举办一场文化盛会,邀请各地艺人前来展示技艺,让更多百姓了解非遗文化迷人魅力,唤起大家保护意识。”
林羽听后,不禁拍手称赞:
“此计甚妙!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此等珍贵文化遗产得以展示,还能激发众人保护之心。”
当下,二人便开始精心筹划起来。
李文田坐在书桌前,铺开纸张,提起毛笔,边思索边:
“林大人,吾等得先把盛会时间和流程大致定下来。”
林羽站在一旁,手扶着桌沿,应声:
“大人所言极是,依吾看,定在半月之后如何?也能给艺人们留出足够准备时间。”
李文田微微点头,落笔写下。
他们仔细商讨着每一个细节,李文田时而停下笔,目光看向林羽,问道:
“那表演项目安排,汝有何想法?”
林羽略作思考,回答:
“木雕、皮影、养蚕缫丝此等必不可少,再加上一些传统戏曲表演,定能吸引更多人。”
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京城引起了轰动,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纷纷积极响应……
在一处豪华的府邸中,几位达官贵人正围坐在一起谈论此事。
一位身着蟒袍的大人说道:
“如此盛会,怎能少了场地支持,吾那位于京城繁华地段大宅子空着也是空着,就拿出来给艺人们用吧。”
旁边的官员附和道:
“大人慷慨,那场地雕梁画栋,气派非凡,正适合举办此等盛会。”
在一间书房里,一位文人墨客正挥笔写信,对身旁的仆人说道:
“快把此信送出去,联系那些艺人,告诉彼等进京路费吾全包了,不能让彼等因为钱财之事而不来。”
仆人接过信,匆匆离去。
还有一位热心的官员,亲自上门拜访,对李文田说道:
“李大人,吾已联络了各地非遗传承人,彼等听闻此事,都表示愿意前来。”
李文田拱手道谢:
“多谢大人相助,此次盛会定能圆满成功。”
终于,到了文化盛会那天,京城的琉璃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陈育德的木雕作品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男女老少皆被那精美的木雕所吸引。
陈老坐在那里,神情专注,全神贯注地雕刻着手中的木料。他手中的刻刀仿佛有了灵性,在木料间灵动如蛇。
随着木屑纷纷飘落,一个精巧的人物形象渐渐清晰浮现。
他一边雕刻,一边详细地讲解着木雕的技巧和文化内涵:
“此木雕啊,选料很是关键,要质地坚硬、纹理细腻之木材,方能展现出木雕之质感。雕刻时,下刀轻重、深浅都大有讲究,此人物的表情、姿态,都要刻画出神韵来,如此才能让木雕活灵活现。”
他仿佛在诉说着背后的故事,将老祖宗的智慧和技艺好好地传承下去,讲给后人听。
“太棒了!”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赞叹之声……
一旁,蚕娘们也在现场展示着养蚕缫丝的全过程。
她们身着朴素的衣裳,手法娴熟地采摘桑叶喂蚕。
一个孩子好奇地凑过来问:
“婶婶,蚕宝宝怎么吃得如此快呀?”
蚕娘笑着回答:
“孩子,蚕宝宝正在努力长大呢,所以吃得欢实。”
蚕宝宝在桑叶上欢快地蠕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生命的乐章。
之后,她们将蚕茧放入热水中,轻轻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