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依旧坚挺。不知是否是为了鼓舞士气,巴尔干军在城墙上看到了穆罕默德的身影,从城墙的最北端走到了城墙的最南端,巡视了一圈”
“途中,叛军们也开始了反击,以威力巨大的守城武器对准了巴尔干军,并随城墙的莱彻们一同开展了炮击”
“一时间打乱了巴尔干军的阵脚,只得将战线拉后退回,并分出中央军的一部分前往西南”
“趁着这段时间,叛军们看紧时间修补城墙,在出现龟裂的地方打入快速凝固的胶体”
“西南那头,城墙的坍塌让右翼军看到了胜利的苗头,并就剩下几百架莱彻驻足,其余全员随右翼军指挥突击,那路上畅通无阻,就遭受到了零零星星的攻击,更是让右翼军的指挥冲昏了头脑”
“它们踩着城墙的废墟涌入墙内,里头竟无人(莱)把关,之后便以沉默回应中央军,再无音讯,驰援赶到的那一部分中央军,也只能和剩下那几百架莱彻重组成右翼军,往后也没敢再贸然闯入墙内”
“酉时至戌时之间,第二次大规模炮击准备中,中央军也发布指令,在炮击的掩护支援下,左、右翼军随中央军一起趁夜色发动攻城战”
“伴随那数不清的火光划过上空,突袭的部队爬山城墙与叛军展开殊死搏斗,一架倒下,背后又接连涌上数架,直至丑时,经过数小时的鏖战,城上城下散落满地的废铁,巴尔干军仅剩下不到五千士兵,只好暂避锋芒,退兵至君堡十几公里开外驻足,重整旗鼓”
“这就是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夺还战。从结果来看,尽管由巴尔干各地区精英组成,可准备太过匆忙,连像样的攻城兵器都没有,失败了也毫不意外”
“而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夺还战,就在五日前,那会儿失败的消息传到巴尔干各地区后,结合剩余的残兵,又拉出了一支三万莱彻的巴尔干军”
“等巴尔干军赶到后,城墙外铺上了莱彻的躯体,西南处的坍塌城墙也以莱彻的废铁重新铺出一道墙,到这里,巴尔干军匆忙排开阵列,开展第三次大规模炮击”
“这次的攻击,不仅比前两次更加猛烈,还带有复仇情绪的开火,足足从白天炮击至深夜,那些临时修补的墙体终于被炸出缺口”
“趁势,巴尔干军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冲锋,前两次,巴尔干军遭遇了叛军的负隅顽抗,第三次,甚至连叛军首领穆罕默德也亲临前线,带领叛军与巴尔干军打成一片,第三次大规模冲锋无果,突袭的残兵退回炮阵中,修复身躯”
“距离现在的四日前,这会儿巴尔干军已经减员剩一万多士兵,也终于搬出像样的工程武器,阳电子炮——罗恩格林”
“此器一出,巴尔干军胜心十足,可因为缺乏保养,罗恩格林无法在短时间内连射,中央军指挥获胜心切,不顾技师们的劝阻,在经过连续的发射,炮管与炮身都有些融化与裂痕,在午时准备发射时,阳电子炮突然炸膛,在炮阵中给友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损毁周遭足足上千架莱彻,连中央军的指挥也在这次爆炸中沉默”
“最后,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夺还战草草落尾,巴尔干军又撤回到十几公里开外,等待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夺还战。也就是本次,由欧罗巴亲自派遣部队去平定的穆罕默德之乱”
……………………
你好,在残酷该死的世界当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