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驱邪用的熏香,温故在青一道长这里问了“不饥丸”的囤货量。
这东西吃着方便,顶饿,适合赶路。
大概是为了维持高人风范,把村里看作一条退路,道长又赠予了一张减配版不饥丸的方子给村里。没那么强的药性,但能抗饿。
职业习惯,赠方子时,道长又提了糯米的“驱邪”性。
村里人信得很。
村长恨不得磕头感谢,心里早就没半点怨言。
所以这段时间,村里也在做类似的东西。
批量做,节省柴火又方便储存,做好了能直接食用的。到时候让村民用工分来换。
从青一道长那里出来,温故去村长那里换点儿低配版不饥丸。
不能什么都指望青一道长。
村长最近忙得很,村里分配物资,又要搞建设,还要练习道长教的那些祭神仪式。
见到温故,村长欣喜道:“正要去找你!快,快过来帮忙看看这里对不对?”
村长拿起一张纸,上面是由他口述,孙子豆苗负责记录的,祭神仪式步骤。
道长指点他们时,温故也在场。
温故接过纸张看了看。
字不算工整,勉强能认出来。
旁边的豆苗不好意思地垂头。在温故面前,他这手字确实上不得台面,他已经很努力地把字写得大家能认出来。
温故面上并无异色,只是去看上面写的内容。
祭神步骤非常详细,后面甚至还写了驱邪香燃烧的香灰如何处理。
香灰村长宝贝得很,这是能抹在窗台门槛、撒在自家辟邪的东西,一般人可分不到这个,只有做了大贡献的人,才能分到。
温故对此没发表异议。
香灰本身确实有那么点防腐驱虫的效果。
村里自有它的生态,如今的世道,不需要过度干涉。
看完后,温故把纸递回去:“非常详细,步骤写得很清楚,并无错处。”
村长安心了:“那就好那就好!”
一桩心事解决,村长语气轻松地跟温故说起现在村里的建设进度。
搬运回来的木石砖瓦,已经分处堆放好了,有几处已经开始修建。
村里都是自己建房,虽说材料方面没有用过这么“高档”的,但花点时间摸索一下,也能搞定。
只要不是大的技术难度,村民有自己的土法子解决。
温故已经给他们村,画出了在这个乱世里面挣扎求生的方向。剩下的,都不是大问题。
温故写的话本,如今已写完第三本,都在村长这里。
村长打算等大家筑堡太累的时候,再拿出来提振大伙儿的精神状态。
豆苗这时拿了两个药包出来给温故:“县城时常有南地的商人经过,我听过一些水蛊水疫的防治之法,自己琢磨着做了些药包,或许你们赶路能用上。”
“多谢!”温故收下,郑重一礼。
唉,豆苗真是个很有潜力的小伙子,可惜挖不走。要是以后有机会,再回来挖一挖。
转身回屋的豆苗突然莫名打了个寒颤,抬头看看天色,要降温了,是得添加衣物。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气温步步降低,村里做针线活的人整天都在忙碌中。
温故除了找人做衣服,还用结实的布,找人做了三个双肩大背包。
没有拉链,就用纽扣。背包内有隔层和小口袋,能分装大大小小的物件,需要时寻找起来更方便。背包的肩带上也可以别东西。
另外,纸裁剪之后,他请人缝了几本方便携带的口袋笔记本,加上从道长那里捞的两支炭笔,以防路途有一些重要线索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