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就奏响了欢快的迎宾礼曲。
姬康躬身对父亲和姬喜说道“父亲、大哥,请!”
姬康的父亲,对着姬康和姬喜两个儿子道“你们二人随我同一辆车吧!”
“诺。”两人齐声答道。
然后,姬康的父亲又对剧辛躬身道“剧辛大人,等会我们再谈。”
剧辛一笑,对太子道“太子殿下不必如此,你们父子先叙天伦,乃人之常情。”
姬康也对从蓟都跟随父亲,一同前来的史官高扬等人道“诸位大人,等会宴会时候,我们再叙。”
众人也忙躬身对姬康道“公子与太子殿下,先叙天伦,我等随后再叙。”
见此,姬康的父亲和君相剧辛等人,都一起笑了起来。
坐在父亲的厢车里,三人早没了初见的隔离感。姬康的大哥姬喜,正满面笑容地对姬康道“康弟,我没想到,你们辽地现在竟然如此繁华!你不知道,我和父亲的车队到你地辽西令安县时,看到这条什么“水泥”铺就的官道。”
“当时的王宫的卫士们,都惊讶地停下来不敢向前走了!太美了,太壮观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这要花多少钱呀?”
看着自己的大哥姬喜,一脸兴奋地表情。姬康微笑着道“大哥,不是前年抓了十几万战俘,弟弟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杀又杀不得,放也不敢放,只好安排他们来这里修路了!”
姬康的父亲听罢姬康的话后,点点头道“不错,处理的很好!这样既安排了战俘,又没有操劳百姓,一举两得。”
姬康听罢父亲的话后,笑着对父亲道“多谢父亲夸奖。父亲,你和大哥这次来辽地视察,儿子没到辽西前去迎接,还请恕罪!”
“儿子来辽地后,颁发了一条律令,就是规定官府不准迎来送往,儿子必须以身作则。如此,则怠慢父亲和大哥你二人了。”
姬康的父亲果然如母亲姬赵氏所说的一样,非常随和。
摆摆手,笑着对姬康道“那里怠慢了!如此甚好。我来到辽地后,已听你们辽地的官员给我解释过了。你能制定如此规定,为父甚慰呀!就应如此。”
这时候,又听到大哥姬喜道“康弟,前年三国派兵来打你的时候,我刚听到这个消息,可是吓坏了。弟弟,你真的太了不起了!竟然能独自打败三国,还建立了两郡!你不知道,这个消息传回蓟都后,整个蓟都的民众都“沸腾”了,我也激动得不得了。”
姬康叹了口气,对大哥姬喜道“大哥,也没那么轻松!你不知道,我刚听到三国大军来的时候,内心也非常煎熬。多少夜晚都睡不着。当打败了东胡大军,我躺在殿上的椅子上就睡着了,整整睡了两天一夜。”
姬康的父亲,在旁听的姬康的话后,与姬喜一样,眼圈都红了起来。对姬康哽咽道“我儿真的是辛苦了!如此弱小的年纪,就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
见此气氛,姬康赶忙道“父亲、大哥,不用难过!幸亏我辽地军民尽心,齐心协力把进犯的敌军都打败了,你看,我现在不是好着的么?”
姬康的父亲点了点头,对姬康道“康儿,你辽地能打败三国的进犯,最后还能进行反击,新设两郡,对我燕国民众来说,可是欢欣鼓舞呀!你不知道,你现在在蓟都的名气可不小呀!”
姬康听罢父亲的话后,客气地说道“父亲,蓟都的民众太抬爱儿子了。做为我燕国王室的一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看到自己的小儿子如此谦逊,姬康的父亲内心也非常高兴。
姬康的大哥姬喜,自来辽地后,看到辽地众多与燕国不同之处。就如姬康前世中的“惊奇宝宝”一般,憋了一肚子话,想给姬康说呢!
就在姬康和父亲团聚的时刻,此刻在秦国的王宫内,也正在召开一场,事关秦国国运的重大军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