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熄灯,外面是看不到里面的,还剩灯油了。也就没有人讲究着去用窗帘。
苏瑾瑶也不急着推销,又拿起台布来道“要是嫌这窗帘贵,那就买几块台布呗。布料厚实,花纹也挺好看的。可以做包袱皮啊,手巧的还能剪了做枕套。再不,几层布叠起来纳成鞋底或是做鞋垫呗,多厚实啊。”
估计着,也就是苏瑾瑶这样灵活的脑袋瓜子,才能想到要把台布做成鞋底、鞋垫吧。
苏瑾瑶说完,旁边的几个妇人、小媳妇和大闺女就笑起来。倒是也有个年纪大点的老妇人问道“这个台布做鞋垫还真行,比旧衣服剪下来破布结实啊。但是怎么卖啊?”
“这个分两种,一种是有了油渍的,真心的不好看了,您要买回去当台布,我都不肯的,就是当作布头卖,五文钱一块。这台布都是五尺见方的,您算算能做多少双鞋垫、纳出多少鞋底来啊。”
苏瑾瑶又指着另外几块台布道“这几块很好,没有油渍也特别新,就得八文钱一块了。不过这花纹这么好看,您买回去做枕套多好。再不……”
苏瑾瑶瞟了一眼跟着过来看热闹的小孩,随手指了指道“给这么大的小弟弟、小妹妹做个罩衣不是挺好的嘛。”
罩衣就是给小孩子穿在衣服外面,以免孩子吃饭的时候把饭粒、汤汁洒在身上弄脏了衣裳的。都是用破旧的衣服改的。不过也有家里平时都给孩子穿着个罩衣,以防孩子玩的时候弄脏了衣服或是把衣服刮破了的。
听苏瑾瑶这么一建议,家里有孩子的几个妇人倒是动心了。低头翻捡起来,想要看看那几块干净的台布到底怎么样。
不一会儿,就有人挑中了两块,问苏瑾瑶道“一块八文钱,两块给你十五文行吗?我要这两块了。回家给我大儿、小丫做罩衣,真挺好的。”
“行,十五文钱,拿去吧。真心的很好的台布啊,你眼光好,挑的可是不错。”苏瑾瑶立刻答应了,把两块台布叠得整整齐齐的递过去,从那小媳妇手里接过了十五文钱。
其实说起来,苏瑾瑶卖的可不是东西,而是创意了。这么几句吆喝,真正是变废为宝,把没用的旧东西都说的有了大用处。
既然有人掏钱买,立刻就有人跟着凑热闹。不过也没有人再买两块了,而是一块一块的买,又买掉了三块。
这时候,最先问苏瑾瑶价钱的那个老妇人指着便宜的台布道“小姑娘,这便宜的台布有几块啊?你数数,我都要了,再给我算便宜点吧。”
“行,我数数吧。”苏瑾瑶把那几块沾了油渍的台布拿出来数了数,不多,一共就四块。便道“这样吧,您都买去了,就再便宜一文钱。按照四文钱一块算,四块台布十六文钱。”
“十五文,四块我都要了。”老妇人也要讲价钱,只给十五文。
苏瑾瑶一笑,点点头道“行倒是行,不过您也得告诉我,你买这么多块台布干啥用啊?”
“做鞋垫啊。”老妇人笑着一边把十五个铜板交给苏瑾瑶,一边满脸骄傲的道“我会绣花,把这台布剪成鞋垫,挑干净的放最上头,有油渍的放中间,就看不出来了呀。再绣上鸳鸯戏水、牡丹花开,不是挺好的嘛。”
听这老妇人说是会绣花,苏瑾瑶眼睛一亮,问道“婶子,你既然会绣花,那手工活肯定是也会了?能不能帮我做三套衣裳?你看看手工得要多少钱。”
老妇人还没答话,旁边就有人笑道“李大婶做活那可是没得挑哦。手也是真巧,做衣服好看、绣花也精细。要不是窝在这山沟沟里,在镇上给人家绣花就能赚钱了。”
有人夸奖,李大婶也笑笑道“手艺好倒是不敢说,但是做了一辈子的手工活,做几件衣裳还是行的。我这年纪也不小了,家里还有孙子、孙女要带呢,哪能到镇上去讨生活。小姑娘,你要做衣裳呀?”
苏瑾瑶点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