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被说服的李子元(2 / 3)

话,李子元自然很清楚。因为按照李子元记忆中的历史,最多再有两年日军就会无条件投降。而眼下随着日军战线延伸过长,以及兵力规模的日渐庞大,日军的补给早就已经是不堪重荷。

这一点,从缴获的日军罐头就可以看出来。哪怕就在两年之前,缴获的日军罐头里面还是实打实的牛肉。各种野战干粮可谓是样式丰富,罐头和饼干的种类数量丰富。可眼下缴获的日军罐头,一打开里面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口感就跟那个木渣子一样。

原来样式丰富的野战口粮,早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出动扫荡,几乎所有的补给都全部依靠抢夺。参加扫荡的部队,可以说抢到什么就吃什么。要是赶上倒霉一路上都没有人烟,那就基本上只能饿肚子。

好在日本人眼下控制着整个中国,粮食产量最丰富的地区。依靠手中的刺刀,可以从占领区内掠夺大量的粮食。否则,如果都是晋北、察哈尔那种贫瘠地区的话,整个侵华日军几乎都得陷入饿肚子。

眼下已经在走下坡路的日本人,已经是日薄西山了。除了弹药和军服之外,其余的供应,已经全部依赖以战养战。这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是日本眼下的国力决定的。狭小的国土面积,贫瘠的资源,注定了日本人先天的不足。

日本人所谓的工业化,也就跟几乎无现代工业的中国相比。但自身的产能,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与欧美强国相比还是差的太远了。眼下虽说依靠之前的胜利,还控制着大片的占领区,但颓势已经无可避免。

这一点,从新调来的这个六十九师团兵员素质,普遍下滑就可以看出来,日本人眼下已经伸展到尽头。但尽管明知道这一点,可李子元也苦涩知道眼下的日军,却依旧不是中国各个军队可以抗衡的。

尽管日军水平不断的下降,可相对于整体实力更弱的中国军队来说,至少在一年之内他们还会占据着上风。这就是现实,尽管相当的残酷,但毕竟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双方整体实力的差距,不是简单的单靠兵员素质可以弥补的。

何三亮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这一点李子元是清楚的。可何三亮居然看的如此长远,李子元却是没有想到。自己是从几十年后过来的,尽管当时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可现在,李子元对这段历史却是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但自从跟随八路军东渡黄河以来,李子元真实的认识到了中日两军之间的差距。即便是当初的老红军部队素质相当高,但与日军相比还是相差很大。即便不算是装备上的差距,只论单兵素质和指挥员的能力,就相差相当的远。

而眼下日军的整体素质虽说在下滑,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超过了中国军队。这就是无奈的现实,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也是残酷的。何三亮的眼光看的很远,可短时期之内八路军,至少太行山的八路军是没有发动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这不单单双方单兵素质,以及各级指挥官能力能够决定的,而是全方面差距决定的。让一支连子弹都没有几发的部队,去和眼下还占据着上风的日军打大兵团作战,那明显是闲自己命长。

尽管八路军虚心好学,甚至不惜以敌为师,全面学习日军白刃战术。在弹药奇缺的情况之下,尽可能以近战的方式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可日本人他擅长白刃战术,可不代表他也会没事找事的跟你玩白刃战。

日军在白刃战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心,那是为了培养其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以及在弹药耗光的情况之下,保持一种可以给敌带来杀伤的基本战术能力和素养。但这并不代表,日军会在弹药供应充足,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也会跟你玩白刃战。

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日军一向并不介意玩火海战术。他们能使用炮弹解决问题的时候,绝对不会使用别的手段。眼下八路军还远没有能力,与日军正面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