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又狼狈又尴尬地穿好鞋袜取回佩剑后,马超有些感慨,怪不得“剑履上殿”能与“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恩典一道,成为历史上权臣们都志在必得和梦寐以求的特权。
马超一边混迹在人群里快速走向宫外,一边时不时还要对主动上前来攀谈示好的大臣应付几句。袁隗、卢植、丁宫、许相、刘虞、刘焉、曹嵩这些大人物,自是不会自降身份过来攀谈的,与马超保持距离。至于何进,更是隔着远远的,比马超早很多带着拥趸走出崇德殿。
马超走到崇德殿对面的阙下时,又有一名大臣走近马超。马超用余光一扫此人的梁冠和印绶,看出了此人是中二千石,和他是平级,地位较高,略微有些重视。
那人走到马超面前,马超也停住脚步,那是微微一礼,说“在下永乐少府樊陵,见过足下。”
永乐少府,是太后的属官,秩中二千石,地位较高,事权不多,基本上是个虚职。
马超也立即还一礼,道“原来是樊少府,久仰久仰。”
樊陵温和地微笑道“足下说久仰,在下是不敢当的。反倒是在下久仰足下,不想足下果然如民间传言一般,青春年少、面若锦绣。”
马超听了,略有些失望,他还以为作为第一个官位与他相当的上前搭话示好的樊陵,会说出些不同于常人的话来,没想到他也是来奉承的。
马超心不在焉地说“樊少府客气了,在下没有传言所说那般好。”
樊陵扭头看了看周围,见人少了,忽然凑近一些低声说“太后派在下来,请足下到永乐宫中见礼。可速速跟在下来。”
原本心不在焉的马超一听这话,立即精神起来。樊陵向着崇德殿的方向走去,马超见周围的人都走出了宫阙,走入宫道,便也迅速跟上樊陵。大概是樊陵提早布置,等通过崇德殿前的广场,走出东边的宫门后,宫道上一个宦官和宫女都没人。马超一边跟着樊陵走,一边开始不安和期待起来。董太后突然秘密召见,不知她是做何打算。
还没等马超想出个所以然来,樊陵便带着他走入了一座宫里。走入宫门,马超抬头一看,主殿正中央屋檐下挂着牌匾,牌匾上书“永乐宫”三个大字。马超看着这金碧辉煌的太后寝宫,也开始理解为何后宫妇人纷纷视登上太后之位为最高理想了。别说是临朝称制、女主天下,就已经足以令人心潮澎湃;便只是能够坐拥如此盛大的宫殿,也足以令人为之自豪。
马超左右看去,不同于来时的路上空无一人,在永乐宫里,站着许多宫女和宦官。马超暗想,太后特意设法清空其他处的宦官和宫女,说明她不想走漏风声,让人知道她召见马超;但唯独没有清空自己宫里的宦官和宫女,说明她自信能完全掌控身边的人。马超一想也是,若是董太后不能把自己的寝宫打造得密不透风,受她庇护的二皇子刘协早就让何皇后给害死了。
马超思考得太过投入,以至于他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到正殿门外的。樊陵侧开身子,伸手平举向着殿内,做出“请”的姿势,示意马超先请进入殿里。马超遥遥看见明亮的永乐宫里,便是几级丹陛的高台;高台之上撑着一面金灿灿的铜铸屏风,屏风两旁各自站着两个手持宫扇、服色浅红的宫娥,和一个身穿赤红宫装的少女,一个身穿雪白衣装的男孩;四人簇拥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老妇人略微背靠座背,双手各撑在座位的把手上,这一姿态加之冷冷的眼神远远地投向他,气势凌人;在殿内,还有三人侍立在下,其中二人是宦官;两名宦官其中一人,马超感觉有些熟悉。
马超当然知道,高坐在上的老妇人必是永乐太后董氏无疑;但却不认得她身侧那少女和男孩是谁。两人身着不同于宫娥此等地位低贱者所服间色衣服的正色衣装,说明他们身份尊贵。
马超抬起脚跨过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