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样子,便也不再说了。
田顺趁机拽了他去,一道喊一众兄弟起床,整装待发。
待他们上路时,就只见那宝珠那两辆车一行人仍缀在他们队伍后头不远不近处跟着。
沈瑞自然不喜,田顺也是机灵人,哪里还用沈瑞开口,自己便找了王棍子说了两句。
王棍子又不是嗜女色如命的人,后面的也不是什么难得的绝色,田顺一提,他便拍着胸脯表示要帮忙分忧,遂喊了后头那行为首的镖头过来。
那镖头自然认得大名鼎鼎的棍子爷,昨儿晚上原本碰上他们一行还颇为高兴,想着在东家面前好生表现表现,镖头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头等的镖头也不是单靠着武艺好上去的。
没成想接到的竟是个祸头子,不懂规矩惹得棍子爷和大人物厌恶,连带他也吃挂落。
那镖头愁眉苦脸道“棍子爷,这个这个,府衙书吏来签的契,没法半路上甩下她。”
说起来,这镖行立契还是沈瑞提出来的。
从前做这行当不多,更没有很严格的规矩,大抵说好了酬金写个收条就接镖,真遇到劫道的,人没事儿,那镖局子就按价赔吧——自然也有赔个倾家荡产跑路的。
若是人都没了,那……就啥也不用唠了……
如今顺风镖行这契书却是立得格外清楚,双方权利义务一条条列出来,各种费用和相应赔偿也标得明白,末了还往官府备案。若是将来出事起了纠纷,也可凭契书断案的。
沈瑞一直叫这个为“合同”,只是大家一时还叫不惯,仍叫契书罢了。
王棍子初时不以为意,觉得麻烦,后来不得不承认,立了“合同”之后,确实接了一些大商贾的单子。
从前那些商贾可都是信不过旁人的,自有了官府备案的“合同”,他们镖行也就变得可信任多了。
然今天,这“合同”,也束缚了他们。顺风镖行自来以“信”立足,既立了契,就不能半路甩掉那个小娘。
王棍子本就长的脸更拉下三尺来,眼珠子转了转,又张口骂道“蠢蛋,不甩了,还不会绕道走?!别在爷跟前碍眼!”
那镖头脸也更苦了几分,山东这几年受灾,处处都缺银子,便道失修,若不走官道,好些道是没法走的,而且也忒绕远。但他也想不跟着东家后添腻歪,末了到底还是喏喏应了。
王棍子一脸晦气回去禀了沈瑞,说是立了契的,不能毁约,但已让那镖头带路往别处走了。
沈瑞正在同四位师爷说着一路风物,闻言也只点了点头。
不想少一时,那边竟吵闹起来,那宝珠姑娘口口声声有要事,执意要来见沈瑞。
护卫们本是拦着,结果她竟喊出事关御史,潘千户在那边听了,担心真有大事,只得让她过来了。
四位师爷便都“回避”了。
那宝珠姑娘拎着个食盒,好似方才根本不曾有过争执,见了礼就将手中食盒递过来,笑道“奴怕路上干粮粗粝,特地亲手做了些点心,请小沈大人赏个脸面尝……”
沈瑞面无表情的看着她,“这就是你的‘要事’?”
宝珠脸上僵了僵,转而忽闪着大眼睛,陪笑道“大人吃得好了,于奴就是天大的事儿了。”
“够了。”沈瑞挥挥手道,“若是五六年前,你扮这番年少无知的姿态或还有人信你。如今么……”
宝珠姑娘甜美可爱的小脸上再也挤不出半分笑容来。
“本府没有功夫同你兜圈子,你们姐妹只怕早就将本府的事打听清楚了,不必再演这久别重逢的戏码,有什么直说了吧。”
宝珠垂下长长眼睫,终是抬起手来,用袖子遮了脸,声若蚊蚋道“奴姊妹就如浮萍……委实辛苦。玉珠姊姊如今在登州也站住脚了,听闻沈大人放了登州知府,奴姊妹喜不自胜,想……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