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茶。
赵子衿一口气说完,似乎卸下一身的担子,瞬间轻松了,她神色坦然,静静地等候太后的裁决。
桦帝则相反,他忐忑不安地注视太后,不知她会作出什么样何决定?他可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过了许久,太后轻轻放下茶杯,抬头看着神情不一的二人,淡声道:“这茶不错,子衿沏茶的手法挺好的。”顿了顿又道:“明日到瑞瑶宫,陪哀家喝喝茶,说说话儿。”
桦帝诧异,须臾,恍然回神,上前握着太后的手,难掩心头的欣喜,叫道:“母后!”
赵子衿也愣住了,她以为太后听了会气愤斥责,怎么也没料到她居然像没事一般,转言让她明日去瑞瑶宫陪她?
太后瞟了一眼,搭着桦帝的手站起,道:“好了,陛下送哀家回宫。”她见赵子衿挪动脚步,笑了笑,轻声道:“子衿不必相送,记得明日来陪哀家!”
赵子衿顿住脚,怔怔目送桦帝扶着太后离去,一时间揣测不透太后的心思,闷闷地叹息。
步出房间,太后肃着脸问道:“萧儿准备以什么理由恢复子衿的身份?”
桦帝明白母后的担忧,只得坦言相告,太后听了沉吟片刻,道:“看来也只能如此,既挽回了皇室的颜面,又避免顶替和亲之事暴露,还能让子衿跟她爹相聚。”
“只是朝中大臣虽松了口,却还需进一步的策略,不然,这帮老狐狸岂肯善罢甘休?”桦帝紧锁眉头说出心中忧虑。
太后微微颔首,赞同桦帝的担忧,道:“此事容哀家权衡权衡,再行定夺!”
于是,不久之后,桦帝下了一道旨意,感念恩师多年辅佐,功高劳苦,且慰恩师思女之情,将救桦帝一命的恩人赐予恩师府上,收其为义女。
颁布旨意,朝臣无人异议,附和赞同。
过了几日,又一道旨意颁布,阐明太后甚是喜爱赵先生府上的义女,为了顺从太后心意,桦帝将迎娶赵先生之女,成婚为后。
只是此道旨意一出,朝臣震惊,这才后知后觉入了圈套,但悔时已晚。更何况这次连太后都同意,朝中大臣们即便懊恼,也不敢妄言。韩首辅率先跪拜祝贺,后宫有后,乃大昼之福泽,百姓之希冀。
韩首辅这么一带头,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反对的话,只得纷纷俯伏朝拜,祝贺桦帝。
赵子衿顶着沉重的凤冠,坐着都摇摇欲坠,那些老嬷嬷还时不时温声提醒她要坐姿端庄,仪态温雅。
赵子衿心里着急,盼着桦帝早点结束宴席,掀了她的盖头,卸了凤冠。
赵子衿望眼欲穿直到半夜,桦帝才一身酒气推门而入,未等嬷嬷开口说规矩,桦帝摆摆手,含糊不清道:“嬷嬷辛苦了,都下去吧!朕该歇息了!”
“这”嬤嬷们面面相觑,为难地互相一望,帝王大婚,礼仪众多,规矩繁琐,尤其这洞房一事。可她们见桦帝一脸不耐烦,愠色地问道:“怎么还不退下?”
嬷嬷们只得带着仆婢,侍女悻悻离开。
待众人退了,桦帝关上门,返身来到赵子衿跟前,双手掀开盖头,小心翼翼地摘下凤冠。
赵子衿长长舒了一口气,蹙眉道:“陛下怎么才来,我都等不及了!”
“啊!”桦帝呆住,还没等他回神,赵子衿可怜兮兮地问道:“陛下,有吃的么?我饿死了!”
桦帝这才缓过神,有些啼笑皆非地看着她,遂转身吩咐侍立门外姜公公即刻去备些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