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短歌(3 / 4)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5164 字 2020-07-30

、继而又得荀绲勉励,在族中的地位已是今非昔比。荀攸、荀祈两人并肩跪拜,举杯上寿,说道“郡县遭疫,民不聊生。君至繁阳两月,赈济穷困、折服豪强,民赖以安。请上雅寿。”

荀攸、荀祈两人是荀贞的族侄,荀贞身为长辈,是上位者,不必避席,但也需要表示感谢,他举起酒杯,说道“敬举二君之觞。”一饮而尽,亮出杯底,表示已经喝完。

诸荀敬酒罢,文直以目示意,让文聘也去敬酒。

文聘一来年纪小,二则是荀衢新收的弟子,按辈分来说是荀贞的“师弟”,三者若无荀贞的引荐,他也进不了荀衢之门,所以既为表示敬重,也为表示感激,他没有入席,而是侍立在荀贞的身后伺候,此时看见文直的暗示,在请示了荀贞后,便也出来敬酒。

在座的诸荀哪一个会把什么“宛县文氏”看在眼里若换了汝南袁氏过来,可能还会敬重几分。但看在荀衢、荀贞的面子上,凡被敬酒的人也都是一饮而尽。在被敬酒时,一饮而尽被视为对敬酒人的尊重。如果不一饮而尽或者不让倒满酒,则就是一种不尊敬的表示。前汉时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故事,“灌夫骂座”,起因就是被敬酒的外戚田蚡不肯饮尽。

好在诸荀都是“君子”,席上并没有出现类似的不礼貌。

酒过三行,诸人皆酣,荀贞拍了拍手,把从荀衢家借来的奴婢们召进堂中,歌舞鼓瑟以助兴。唐儿也在其中。唐儿不擅歌舞,但是会鼓瑟,跪坐堂侧,芊指拂琴,清幽的瑟声与她娇艳的容颜相映成趣。

坐中有量浅的已经醉了,指着唐儿失态笑道“闻刘儒家有女婢,善歌,号曰小秦青。贞之,你家这美婢熟媚可喜,瑟声清扬,亦是分毫不让,直可与她配成一对儿”

当着主人家的面,调笑主人家的婢女,这不算过分,但也有些失礼了,侍立在荀贞身后的文聘顿时面色不豫。

荀贞注意到了他的表情,拍了拍他的手,笑与喝醉的那人说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今日群贤毕至,在座尽是咱们族中英杰,故此我家这女婢虽不会鼓瑟,但为表我欢愉之情,勉强让她来弹奏一下,诸君也请勉强来听罢,诸君,人生一世,良辰恨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只盼长乐未央”

他是主人,先前受人敬酒,后来为活跃气氛,又主动找人对饮,接连喝了好些杯,也已有些醺醺然,拿着酒杯站起,看着面前诸荀欢饮的热闹场面,不觉想及即将出现的黄巾之乱,等那大乱生时,在座又有几人能活一时心有所感,如梗骨在喉,想要说些什么。

他看了看荀彧,又看了看荀攸,再转头看了看文聘,又记起几天前见面的戏志才,再又看看在座的诸人。今天大家欢聚一堂,族人们都顶着荀氏的光环,文直、文聘亦出身南阳大族,而当大乱起后却各有不同,有的人因势而起,名留青史,而更多的人却泯然无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生际遇,乃至於此

而单独对他来说,他这个“外来户”,在将来的大乱中又会有怎样的际遇呢是活、是死是像清晨的露珠消失在阳光之下,抑或斗胆地想一下,也能“名留青史”

他虽知道“历史的未来”,却看不透“自家的命运”。千言万语汇在了他的心头,最终,涌上来的却只有几句诗。

他举杯吟诵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堂中诸人静了一静,随即轰然叫好。

余人倒也罢了,荀攸面现惊奇,他与荀贞相交十余载,从没听其做过诗,忍不住高声说道“贞之,你这几句诗似乎意思尚未尽,底下还有么”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荀贞在前世时读过很多次,当时虽也能体会其中慷慨沉郁、求贤若渴的意思,但远不如穿越后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得深刻。他只觉此时此刻,再也没有另一首诗能表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