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陈买盟结田与曹(2 / 3)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3720 字 2020-08-27

买前几天借给他的那十万石粮,经过查验,一大半都已生霉,乃是多年的陈粮,这种粮怎么能给兵士食用?故是,荀成再次提出,向陈买借粮二十万石,只要粮食送到历城,他马上就拔营回泰山。

那十万石粮,一些是陈买军中自用的,一些是陈买逼着济南国拿出来的,想那青州战乱十载了,府库无不空空如也,现下所能拿出的,尽是去年的新粮,哪里会有陈粮?

所谓发霉,不用说,又是荀成的借口。

这也就难怪陈买怒不可遏了。

陈买领兵到了东平陵县后,於城外搭建了一座兵营,他没有入城居住,而是就住在了军中。在他大怒把荀成的檄文摔到地上时,帐中坐了不少他本部与青州各部郡兵里的文武官吏。

一人问道“使君,怎么了?”

问话之人朗目疏眉,形象俊朗,颔下长须,飘然如仙,不是别人,正是北海郡兵的主将王范。

王范,字子法,乃是孔融最为信用的府吏之一。

陈买怒道“荀仲仁又问我借粮二十万石!”

王范的目光落在被陈买丢在地上的檄文上边,看了一看,抬起头,皱眉说道“不是才给他送去了十万石粮么?他上封与使君的回信,也没说再要粮啊,却为何突又传檄,复再索粮?”

陈买说道“他在檄文中说,我送给他的那十万石粮都是陈粮,长了霉了,不能吃!除非我再送给他粮二十万石,否则,他因乏粮,恐怕不能返回泰山郡!”

王范顿时明白了陈买为何发怒,他说道“荀仲仁这分明是在找借口,敲诈勒索使君!”

帐中又一吏说道“若只是敲诈也就算了,唯恐他的目的,不在於敲诈。”

说话的此吏名叫郭亮,本是陈买齐国郡府的主簿,陈买当了青州刺史后,辟他作了州府主簿。郭亮此人,士子出身,文武兼备,身长八尺,既有智谋,又勇力绝人,是陈买最信用的心腹。

王范问道“你的意思是?”

郭亮不怎么待见王范,没有理会他,直接与陈买说道“使君,荀仲仁今统兵五千,屯於历城不走,合赵云部,也就是说,徐州兵现於我济南郡中的,已有七千步骑上下了,而荀仲仁是徐州的上将,赵云是徐州的虎将,两人皆能征善战,娴熟用兵,且又历城距我东平陵,仅五六十里地,朝发夕可至,万一变生肘腋?使君,只怕我东平陵危矣,济南国危矣!”

陈买说道“你是说荀仲仁问我索粮是假,如果我不满足他的要求,那他就找到了借口,攻我东平陵是真?”

郭亮面带深忧,说道“是啊,使君!”

陈买岂会没有想到这点,他略收起怒容,说道“此亦我之所忧也!”问帐中诸人,“君等於此,有何对策?”

帐中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随之,分作左右两排,对坐於帐中的十余个文吏、军将,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陈买倾耳听了半晌,发觉他们各自表达的建议,俱无实行的可能。

要么说再凑些粮给荀成;要么说干脆不给他,如果荀成、赵云来打东平陵的话,现驻於东平陵的青州各郡兵马,合计万余,却也不怕了那七千的徐州步骑。

陈买手里的粮食要是充足,为了不给荀成攻打东平陵的借口,他却是可以忍辱负重,再凑出些粮食与之也无所谓,可陈买手里没有那么多的粮了,之前给荀成的那十万石已是他竭尽所能,唯一仅有所可凑出来的,若是强要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军粮,再拿出些给荀成,那他自己的部队就没的粮养了。这一个建议,没有办法执行。

“现驻於东平陵的青州各郡兵马,合计万余,却也不怕了那七千的徐州步骑”,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一看就是个不知兵的。敌我对战,难道是只看兵马数量的么?若是兵马多的一方就能取胜,那大家打仗,就只管多征兵便是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