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宝刀如陌 恩仇多少
云峰山,位于娄蓝镇郊区,山势险峻,地势显要,高耸入云,登临其上,边境娄蓝,无论巨细,尽收眼底。
山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黄鸟于飞,其鸣喈喈。山腰,有一洞穴,洞外草木青华,洞内寸草不生,“拘押后山”正是此处。
霍青到洞中,身心交瘁,倒头就睡,翌日午时方醒。观此洞,宽敞明亮,灯火、桌椅、床褥等所需之物一应俱全。
走出洞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居高观下,植被茂密,郁郁葱葱,一条崎岖山路蜿蜒而上,宛如九曲回肠,伸个懒腰,深呼吸,顿觉空气清新、沁人心脾。
昨天犹如人间地狱,今朝仿佛置身天堂,霍青到底是少年心性,此时此景,不由得纵声长啸,兴奋之至遂放声歌唱,至于是否荒腔走板、五音不全,全不在意。
到了饭点,王季上山送饭,厨房不会给关禁闭之人做太好的饭,仅两个馒头、一块咸菜、一块豆腐,对饥肠辘辘的霍青而言,不亚于龙肝凤髓、山珍海味,全都鲸吞入腹。
等他吃完,王季收拾碗筷,准备下山,霍青虽有不舍,也不好强留,见他的身影在山路上慢慢消失,怅然若失,闷闷不乐。
到了晚上,马原上山看他,霍青甚是欢喜。
马原拍拍他的肩膀,面有惭色“本想让你军中历练一番,却遭此恶事,是我思虑不周、带兵不严。”
马原前来探望,已让霍青感动万分,见他如此歉意,内心更是感动,自母亲离世,再无人对己如此关心照顾。
霍青眼中,这位老人,俨然一位慈父,心头一暖,双膝跪倒,泪如雨下。
马原见他如此,更起怜惜之情。
回想自己戎马一生、无以家为,至今孑然一身,如今风烛残年,更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将霍青扶起,摸摸他的头发,颇觉亲切,动了收他为义子的心思。
但马原饱经人事、身居高位、自重身份,担心一旦被拒、甚是尴尬,故未提此事。
待霍青情绪稳定之后,马原取出一件长物事,往前一放。
灯火之中,打开包裹,眼前一亮,一把精铁打造的黑色陌刀呈现眼前,灯光之下,刀锋寒光四射,刀柄墨黑粗壮、未用手摸,仅是目观,已觉杀气袭来、寒风侵骨。
霍青大喜,欲拿起观瞧,先顾马原,见马原捻须点头,才抓住刀柄,往上一提,只觉手上一沉,差点拿捏不住,连忙双臂使劲,止住陌刀下坠之势,定睛观瞧,说不尽的喜欢。
(注《唐六典》卷十六记载
“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
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马原正色道“遭人欺辱,纠其本源,还是你太弱。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这是天理。不想任人欺辱,必当自强不息。今天开始,教你练武,欲成将军之志,先为兵中之王!”
二人到洞外,点燃灯火,明月淡,暗影消。
马原单手拿陌刀,如提枯柴干草,一声长啸“双手刀第一招力劈华山!”举刀,一步跨出,挥刀劈下,刀光一闪,刀风拂面,木桩慢慢向下滑动,斜向断为两截。
霍青未及叫好,“双手刀第二招横扫千军!”马原将刀抡起,转体三百六十度,一道暗光环绕其身,以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而出,木桩被拦腰砍断。
马原转身,紧握刀柄,上身平直,跨出几步,后脚一蹬,两腿弓步,双臂发力,刀头刺出,深深没入木桩之中,双手一搅,木桩粉碎“双手刀第三招,一往无前!”
马原翻倒在地,右手持刀,将刀一挥,木桩根部折断倒地“单手刀第一招地躺式。”
刀转余力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