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打挺、翻身而起,刀柄转至身后,换到左手,左手控刀,贴上腰部,犹如一条游龙腰间转动“单手刀第二招荡刀式!”
刀余力消尽,马原一声大喝,一步跨出,将刀往地上一戳,犹如撑杆跳一般。
腾空翻转,拔刀而起,似雄鹰俯冲、如饿虎扑食,携落地之力、以摧枯拉朽之势,猛力向下劈出,一声脆响,木桩从顶到底,劈为两半“绝杀式落刀斩!”
马原出身刀法名家,祖传刀法本为十六招,经沙场拼杀,对刀法去繁就简,删去十招,留下六招,名曰饮血六刀。
陌刀长且重,以砍劈为主、辅之以刺,利于远战,故有双手刀式,挥斩开来,刚猛难当。
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战难以施展,对手利用之,则会贴身近战,为了应对,故有单手刀式,借力用力,以柔驱刀,形如流水,随势而变。
落刀斩,是终极杀招,不动如山,动若雷霆。若无良机,绝不轻用;若遇良机,立斩顽敌。
马原将陌刀交给霍青“切记饮血六刀,有进无退,勇往直前,有我无敌,至死方休。”
霍青早已如痴如醉,对马原更是崇拜之极,接刀在手,朗声答道“遵命!”
马原为霍青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前者,每天背陌刀顺着山路爬山,折返三十次;单、双手静态持刀各一个小时;单双手各挥刀一万次;以刻苦的训练,固其筋骨,壮其体肤,强健其身。
后者,传他一套练气心法。
“下层者,以力挥刀;上层者,以气运刀。以力挥刀,力易散、气易竭;以气运刀,力凝聚,气无穷。”
陌刀沉重,以力用之,难以持久;以气运刀,方能如长江大河,连绵不绝。
霍青身体素质一般,但意志坚韧、稳健扎实,练功之法向来都是废寝忘食、专心致志,别人练一天,他愿练一年,按照吩咐,每天刻苦训练。
初时不惯,单是爬山,一个来回,已筋疲力尽、气喘吁吁;持刀十分钟,两臂酸麻、颤抖难持;挥刀几十下,汗流浃背、头晕眼花。
练得太累,大石之上,盘腿打坐,运气调息,练习心法。
每天进步甚微,霍青不以为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管毫不松懈地苦练,但饭量大增。
馒头咸菜难以满足训练之需,马原让厨房暗开小灶,每天肉蛋不断,霍青饭量大增,每顿十个鸡蛋、牛肉三斤,狼吞虎咽,王季瞠目结舌,每次都劝他别撑着……
两轮日月,来往如梭,饥餐渴饮,晓习夜宿。
霍青习武两月有余,清隽瘦弱的躯体,变得强健干练、肌肉发达,脱胎换骨。
有一次王季送完饭要下山,他不许,软磨硬泡,王季熬他不过,只好陪他上山,爬了一阵,王季颇感疲惫,打死不爬,非要休息。
霍青童心顿起,一把拉起,扛在肩头,直奔山顶,吓得王季嗷嗷乱叫,放下后,气得王季朝他头顶狠狠敲了一记。
筋骨初见成效,练气却收效甚微。
任霍青怎样苦练,内气迟迟不见踪影,问之马原,后者也颇为不解,无法,只能继续修炼,顺其自然。
这天中午,刘沉三人前来探望、嘘寒问暖,霍青甚为欢喜,言及当日之事,感激不尽。
刘沉淡然一笑“袍泽兄弟,自当互相照顾,不必言谢。”
赵弓见霍青身型强健,知他学武有成,颇为开心,捶胸一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几天啊,壮如小牛。”
四人席地而坐,有说有笑。
中途,董顿挺身而起,提起盾牌,手执腰刀,朝霍青一指“来战。”
霍青习练饮血六刀已久,有心一试身手,亦不推辞,提起陌刀,摆起刀式。
董顿所执盾牌,乃是铁制重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