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两宫情 第25章 唐临秦罡(5 / 7)

“你拿什么跟李建成比?虽然他不是太子的身份,但毕竟是皇子的身份,云泥之别呢!”

长孙无忌挑眉说道:“是正一品吏部尚书没资格,还是赵国公没资格,还是国舅爷没资格?”

安元寿吓得快要死了,笑道:“在长安城,最不值钱的就是国舅了,您快吓死小臣了。”

长孙无忌知道在长安城,安元寿的胡人首领的身份预示着什么,何止是遮天蔽日的人手,金山银海都能拿得出手。自己这个吏部尚书只能呵呵而笑,奚落就奚落吧。

也对!是不是朝廷太无事可做了,天底下只有女人想男人,哪有忙得要死的男人,还吃饱了去想女人。

饮宴完毕之后,世民留长孙无忌、房玄龄与魏征去后殿小坐。

世民今天见房玄龄独自不乐一天,这位爷爷,中书令不够大么?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所以世民请房玄龄在后殿与自己面谈。当然到哪里都落不下长孙无忌和魏征。世民这些日子非常喜欢魏征留在身边,毕竟一个局外人,旁观者清。

世民扶着房玄龄与自己平坐,然后自己坐上靠榻,宫娥们奉来清茶。

房玄龄知道不能耽误世民宝贵的时间,世民最近也够累的。但是又怕说出来,触犯了世民的暴炭脾气,这里环顾了四周,踌躇难言。

世民咳嗽了一声说道:“不好意思,今天派了诸位的官职,没有事先跟诸位商量,因为这正三品以上的官位可以是太子决定的,可以不用与诸位商量呀。”

房玄龄起身行礼说道:“太子明见,小臣不敢恪当这中书令一职。”

世民、长孙无忌和魏征面面相觑,房玄龄竟然只做了一天的中书令,难道就要辞职了么?这叫什么明见啊,这分明是太子爷爷太愚见了,愚见的愚,鲁莽的莽。

世民放下茶碗,大是不悦,说道:“朝廷是本王的朝廷,你们都是本王的至密心腹,你们不替本王把持朝廷,难道要本王牵头猪来把持朝局吗?”

房玄龄立刻起身下跪,而长孙无忌和魏征也不由起身下跪。该杀的老房,怎么想的啊?长孙无忌和魏征相视一眼,摸不着头脑,叁人又把眼神齐刷刷地看着房玄龄。

房玄龄顿首九次,然后说道:“大王对小臣之心,小臣无以为报。但是小臣对大王之心,也是日月昭昭。”

世民说道:“要不这样,请房大人做尚书省的尚书令,如何?”

长孙无忌和魏征这才吓了一大跳。整个三百年的大唐朝只有俩位尚书令,一位是李世民,一位是中唐郭子仪。后朝后代因为避开李世民担任的尚书令,谁还敢狂妄得想担任尚书令呢?

房玄龄吓得俯地说道:“小臣愚鲁,请太子殿下听臣一言,恳请太子答应。”

世民满脸不悦,说道:“大人请说。”

房玄龄低声说道:“我这中书令有这叁不能当的理由:其一不能居位,中原局势不稳,不稳在东西俩宫,我见这些重要的职位偏向西宫。难免朝中更加人心不稳。其二不能居位,我房玄龄出生寒微,虽然有些伎俩,但那也是图谋之事,身居高位者,首先是考量的士庶了。其三不能居位,是我房玄龄见更有合适的人能担纲中书令一位。”

世民望向长孙无忌说道:“长孙吏部尚书,请您上奏,咱们朝廷之中,还有哪位大才干能担纲中书令呢?”

长孙无忌却轻飘飘得一弹牙:“启禀殿下,吏部尚书只能举荐三品以下。”他暗自腹笑,世民又该气瘪了,好么,房玄龄和世民杠上了。难得一见,自己这个小小的吏部尚书去插什么脚呢?

世民真想一脚踹翻长孙无忌,现在这个时候,尽还说着风凉话呢?自己号令天下才几天啊,房玄龄第一个就起来撂挑子。那么顺风顺水的事情却突然如此非常棘手。东宫人物非魏征最知底细,西宫人物非长孙无忌最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