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熟悉的面孔,不由愣了一下。
是老朋友弗迪南德诺夫。
弗迪南德诺夫显然也发现了彼得,不由喜出望外。
这一段时间,他很久没见到彼得了,立即让车夫加快赶了过去,随后跳下车要和彼得拥抱。
彼得挡着男子手的剑又去挡弗迪南德诺夫,和男的拥抱他不习惯。
而那个年轻男子看到弗迪南德诺夫一身再标准不过的贵族打扮,而且还佩剑,不由一阵惊慌。
趁着彼得和弗迪南德诺夫交谈的功夫瞬间溜走了。
米尔科夫斯基向一个侍卫使了个眼色,侍卫立即跟了上去。
芭芭莉亚有些愣愣地望着给自己解围的年轻人,想开口又有点犹豫,这应该都是贵族吧。
贵族交谈时可没有农奴插话的余地。
随后彼得停了下,看了芭芭莉亚一眼,向她点点头露出一个和蔼的表情。
对于袖章,实际幕后都是自己政策的产物,他当然抱之以好感。
芭芭莉亚立即感激地道:
“谢谢您为我解围!”
彼得点点头,问道:“你刚才说你是白袖章,是哪个孤儿院附近的?”
芭芭莉亚道:“是第十八孤儿院。”
彼得点点头,又看了芭芭莉亚一眼道:“行,你去忙吧。”
芭芭莉亚有些羞涩,这个男子也在看她的上半身,但莫名的她却不讨厌,她多么希望这个男子也能提出买她啊,可并没有。
芭芭莉亚步伐缓慢地走着,不时回头看一眼,却见那男子正和马车上下来的贵族老爷交谈,并没有注意她,不由很是失落。
不知怎么快回到家里,离家越近,芭芭莉亚越犹豫,甚至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她的父亲。
农奴制问题在整个欧洲都找不到一个先例可供参考,《百科全书》的主编是狄德罗,但也有其他学者参与,但他们只是对农奴制提出了泛泛的谴责,在现实中却无需直视这个问题。
因为在二十年后的欧洲,农奴制这种封建制度的残余仅存在于一些零散的地区。
英国在乔治三世统治时期,同其他国家一样经营着非洲奴隶的贸易,每年有两万名男女劳力被装上船,运往西印度群岛。
除此之外,英国在美洲开辟的殖民地成了美利坚合众国,其领导人往往张口就是启蒙思想。
可弗吉尼亚那些致力于美国独立事业的绅士老爷和大地主基本都是奴隶主,直到1799年逝世时乔治·华盛顿仍然在弗农山庄蓄养奴隶。
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写下“人人生而平等”,所有人都拥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他始终不曾放弃拥有奴隶的“权利”,并同自己的女奴莎丽·海明斯一起生活了38年,育有7个孩子。
在美国的总统中,华盛顿与杰弗逊不是孤立的个案,在历史上前后共有12名总统蓄有家奴,其中8位甚至在当政期间都没有释放自己的奴隶。
俄国农奴的生存处境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类似于美洲黑奴的状况,他们被主人视为低等生物,农奴与主人之间的鸿沟被认为是得到了上帝的认可,主人可以像对待牲口一样买卖农奴,肆意处置他们,而且手段常常极其残忍。
俄国农奴并非来自异国的外乡人,没有人强行将他们从自己的故土上掳掠到大洋的另一端,并剥夺他们的语言、宗教信仰,俄国农奴只是一代代缺乏教育的穷人,他们同自己的主人一样都属于同一个种族,流淌着同样的血脉,说着同一种语言。
但是,如同美洲的奴隶主一样,俄国的农奴主对这些农奴也具有完全的控制权,未经主人的允许农奴不能私自结婚,法律中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