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例捐(3 / 3)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2891 字 4个月前

几位王爷提及此事,都说李卫异想天开: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支持李卫。

于是,万寿节前两日,曹颙便收到十三阿哥的信。

那意思,既是浙江巡抚衙门为山东大旱倡捐,其他行省也可行此例。

曹颙见状,不由皱眉。

今年山东大早是不假,可旱情也波及直隶境内,直隶东边有二府十六县也因旱灾田粮减产乃至绝收。

曹颙头两月,就将请示减免钱粮、贩济受灾府县的折子报到户部,十三阿哥执掌户部,也当记得此事。

随即,曹颇明白过来。

十三阿哥的意思,是朝廷无银,那两府十六县的娠济银,由曹颙自这同朝廷正式纳捐还不同,朝廷要暴纳捐,还有功名在。花了几百上千两银子,捐个出身,生活中也便宜此,说不定富绅眼中还是占便宜了。

地方上的筹捐,却是没有功名可卖,纯粹是从富绅口袋里掏银子。

曹颙可以想办法,也可以为此事出面,却不好绕开主管直隶财政的唐执玉,便使人去布政使司语唐执玉过来说话。

出乎曹颙意外,出身书香门第的唐执玉听到这个倡捐提议时,却是满脸满眼的不赞同:“荒唐,朝廷怎么会通讨这个提议,这不就是劫富济贫么,委实不可取!”

曹颙点点头,道:“若是操作不好,是容易生民怨,所以总要想个法子,让他们心甘情愿才好……”

唐执玉尤不死心,已经开始跟曹颙列举倡捐的害处。

不外乎容易滋生弊端,加重地方百姓负担,使得朝廷无后顾之忧,容易懈怠地方农政,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