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言刀(2 / 3)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2974 字 4个月前

几年一直居丧未出,直到三月孝满,才领了礼部的差事,在御前行走口

而从三月开始,礼部忙得最多的,就是四阿哥弘历大婚之事。

恒生随侍弘历身边,也曾见过理郡王两遭。

这他的印象中,这位理郡王同父亲年纪相仿,待人温煦有礼,一点也没有郡王的架子口

同弘历说话往来,既有长兄的敦厚,又恪守臣下之礼。换做其他宗室如此,如此态度正是应当之事;可弘暂做起来,却总令人侧目。

毕竟他是圣祖嫡孙,理密亲王之子,身份尴尬,要是远着大家些,彼此反而更容易自在。

不管心里到底怎么想,弘历同弘暂堂兄弟两个表面上其乐融融,倒是显得比其他宗亲要亲近几分。

倒是弘昼,向来是不爱人前作伪的,每次遇到弘暂与弘历这哥俩儿好的模样,过后都忍不住抱怨两句:“四哥,何必看他惺惺作态?真当谁是傻子不成,一个郡王,何必谦卑至此?要是不知道的见了,还道我们骄纵,不顾长幼尊卑打压他这个圣祖嫡长孙。”

弘历却只是笑笑,什么也不说。

因四阿哥大都是在七月所以本驾七耳初就移驾回宫。

原本沉寂的宫城,因圣驾回驻变得热闹起来。

弘暂身为宗室又是礼部堂官,协同宗人府与内务府忙着弘历大婚事宜,出入宫禁越发频繁。

慢慢的,他发现有些不对。

原本恭敬的侍卫、宫人,在他的面前添了拘谨与小心,竟像是强撑着,才没有避而远之的模样。

弘暂心中惊诧莫名反省自己最近有没有行事不当的地方,却是越想越糊涂。他既没有同人发生争执也没有处罚或处置下人奴仆,怎么就吓得大家如此?

不仅侍卫与宫人的态度发生变化,就是龙椅上那位四叔,望向自己的目光也带了探究

弘暂觉得自己像是被录了衣服似的,在那冷冽的目光下无处遁形。

他惊恐难安,仔细打探一番才知晓一个令人胆颤的消息。

“圣祖曾有遗诏,立皇嫡孙为嗣“、“尝李朝实录劣上曾记载,圣祖晚年曾以皇嫡孙为嗣,接见属国使臣“、“圣祖亲自教养皇嫡孙,妻以公主女有心选为嗣君“

不管那种说法,都紧咬“皇嫡别“,三字。

满请入关八十年,儒家嫡庶尊卑已经成为满人尊奉的法理正统。

弘暂虽是侧妃所出,却是养在嫡母名下,又是理密亲王一脉。同他的叔叔们相比,他却是借着父亲的光,占了个嫡孙名分。

他的心里未尝没有因为自已的身份骄擞过;可捅破到世人面前,却只有令他惴惴难安。

这个嫡孙名分,会害死人的。

他恨不得立时跑到御前,表白一番,表明自己安分得紧,可那样又太刻意了,说不定倒引得龙椅上那位忌惮;他想要什么都不做等着风平浪静,可传言却越演越烈。

除了那些圣祖欲立其为嗣的话,没几日又有新的流言出来。

这回越发有鼻子有眼都是理郡王府内的秘事。

理郡王府本府在昌平庞各庄,京中并没有府邸,有处园子在海淀。出服前,弘暂一直在昌平王府守孝,三月里才移居海淀王园。

因理密亲王的缘故还有距离京城远,大家对于理郡王府是陌生的。

这回,大家却是在八卦中对理郡王府熟悉起来。

什么仿六部设六司,自设小朝,什么谋臣如星、武将如云什么王府私兵数千,皆是八旗青壮。

人皆有趋从之心当理郡王府的“秘密“大白天下,连带着同弘暂早年相关的旧事也被人翻出来。

在上书房端着身份,欺负生母不显的叔叔冉;对待薨了的嫡母也不算恭敬,曾杖毙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