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如今天下未稳,叛乱时有发生,百姓惶惶。单靠武力岂能长治久安?汉文化中治国安民智慧,为何不能借鉴?”
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也速该府上的一名小厮,平日里与林羽相熟,见此情形,急匆匆跑来告知林羽。
“林先生,议事大厅里为了是否推行汉文化,贵族们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林羽听后,眉头紧皱,心中暗忖:“此事关乎文化传播之大业,我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他决定亲赴议事大厅阐明观点。
林羽踏入大厅,步伐沉稳,神色镇定自若地走向中央,向众人恭敬行礼。
“各位大人,在下林羽,冒昧前来解惑。文化交流融合并非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如大都建设借鉴汉人技艺,城市坚固美观,百姓生活便利,此乃文化融合之利。
学习汉文化礼仪可安百姓、学农业技术可增粮食产量,于大元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贵族听后,神色有所动摇,目光中透露出思考。
铁木尔却冷笑:“说得好听!那如何学汉文化又不被同化?”
林羽从容回答:“可选优秀蒙古子弟入专门学堂,同时邀汉人学者工匠交流技艺,相互学习。过程中坚守蒙古精神内核,将汉文化精髓融入自身,形成独特元文化。”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也速该等主张学习汉文化的贵族占了上风。
大汗闻之,将众人召集于殿前。
大汗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既然也速该等人主张学习汉文化,朕倒要听听其中道理。”
也速该上前一步,恭敬地回应:“大汗,汉文化博大精深,若能取其精华融入吾朝,定能使吾朝更加昌盛。”
其他支持的贵族也纷纷附和。
大汗沉思片刻,而后说道:“准!下令在大都设皇家学堂,招收蒙古贵族子弟学习各族优秀文化,林羽任首席讲师。”
林羽领旨后,日夜精心编写教材。从基础汉字、诗词教起,逐步深入到历史、哲学、政治等领域。
学堂开课那日,学生们济济一堂。
课堂上,有的学生勤奋好学,对汉文化充满好奇。
一学生睁着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林羽:“先生,汉字真是奇妙无比。”
有的则调皮捣蛋,无心向学,总是左顾右盼。
一捣蛋学生趁林羽不注意,偷偷与旁边的同学嬉笑打闹。
但林羽始终耐心教导,用智慧和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林羽温和地说道:“孩子们,知识乃力量之源,当用心学习。”
其中,有位叫伯颜的年轻贵族,天赋极高且热情满满。
课后,伯颜常常找林羽探讨文化问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伯颜求知若渴:“先生,您今日所讲之哲学,吾有些地方还不甚明白。”
林羽微笑着为他答疑解惑。
伯颜不仅成绩优异,对林羽的新思想新理念更是领悟深刻。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皇家学堂培育出众多兼通蒙汉及各族文化的优秀人才。
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进入各级官府,成为推动元朝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林羽站在皇家学堂的窗前,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他看着贵族子弟们在学堂中逐渐成长,对汉文化的理解日益加深,但他并未满足于此。
他深知文化普及不能仅局限于贵族,还要深入民间,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于是,他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