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有暴风雪 四(7 / 13)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 18400 字 2021-04-06

阻留,到如今只有沉重地修理地球,命运像苦酒,没有欢乐只有愁,何日是个头?

何日是个头……

这支歌,当年曾在北大荒知识青年中怎样地流行过啊!它是知识青年自己谱写的。后来被批判为“反动歌曲”,便没人敢唱了。所有的姑娘们都肆无忌惮地跟着哼唱起来。只有裴晓芸没跟着唱,但她的嘴唇也分明在动。一个男知青扯着嗓子仰天怪叫“啊!呀!呀!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几个男知青搂抱在一起,狂笑着,在地上打滚,扑滚散了一捆捆麦子。小瓦匠突然用镰刀往自己手上砍!边砍边发狠地嘟哝“叫你割!叫你割!叫你割!……”曹铁强倏地跳起,一把夺下小瓦匠的镰刀。鲜血从小瓦匠手上涌出……“我受不了啦呀!”小瓦匠嘶哑地喊出一句,号啕大哭,像孩子般跺着两脚。“卫生员!卫生员!……”曹铁强寻找着卫生员。卫生员没来。他“自己解放自己”了。曹铁强立刻从衬衣上撕下一条布,包扎小瓦匠的手。他鼻子一阵发酸,眼泪唰地淌下来!这时,姑娘们慌乱起来。郑亚茹呕吐一阵之后,昏倒了。她这几天正是“例假”期……

全团耕地面积上的小麦,刚有百分之几收获到各个连队的麦场上,连绵的雨季开始了。实践证明了一条荒谬的“真理”——小镰刀打败了机械化,彻底打败了机械化。几台企图发挥作用的拖拉机,一开进麦地边,就陷入了。像被剁掉了四条腿的蛤蟆,寸步难移。手持镰刀的收割者们,在每一步都深陷到膝盖的麦地里,艰难地跋涉着,抢收着。麦地一片汪洋!割下的泡湿了的麦子,只好用毯子、褥单兜回连队,摊在各家各户和大宿舍的火炕上。

收割者们眼睁睁地看着小麦在麦秆上发芽!

金色的麦海违反季节地变成了绿色的麦海!

放弃小麦!抢收大豆!麦收指挥部不得不改变原定的麦收方案,采纳了政委孙国泰的措施。

就在当天夜里,下雪了。

第二天,全团几百垧大豆被盖在雪被下,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

工程连,从麦收第一线撤下来了。知青们,一个个都折腾垮了,从精神到肉体。休息了两天,他们又接受了修筑战备公路的任务。繁重的体力劳动继续考验着他们的意志。抵御零下三十几度严寒的体内热量,靠的是每天三个馒头勉强供应着。面粉,是发了芽的潮湿的麦子,在团部加工厂连壳磨的。蒸出的馒头,是黑绿色的。生时揉不成形,熟了拿不成个,而且像切糕一样粘手。掉在泥土中,是不太容易寻找到的。

慰问信从各个兄弟团寄到三团党委,需要援助吗?精白面粉会无偿地从各条公路上运到三团来的。

不,不需要援助。

“我们绝不吃亏心粮!我们不能够靠兄弟团养活!我们要勒紧皮带。”

三团党委,代表它的指战员们,用如此有志气而豪迈的词句回答兄弟团的慰问。

马团长带头勒紧了自己的皮带,每天都节约一顿饭。他明显地消瘦了,但是,他那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并没有稍减。

每天清晨,他都准时地来到团部广播室,亲口对着广播器朗读同一条语录“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接着,播放这首语录歌。怨言,每个人都发过的,骂娘的人也不少。但同甘共苦,这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特效稳定剂,抵消掉了人们的抱怨情绪,阻碍了人们大脑的正常思考。

一天,兵团副司令员来到工程连施工工地视察。视察之后,将全连战士集合在一起,做了一次简短讲话。

副司令员说“同志们,你们修筑的是一条很重要的公路。我亲眼看到,你们的劳动是很繁重很艰苦的;也亲眼看到了,你们吃的是什么。我,钦佩你们。我向你们致以军人的崇高敬意!”白发苍苍的副司令员,地